王庭看折朱云槛

出自宋代李处权的《亨仲家兄擢居谏省诗以贺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áng tíng kàn zhé zhū yún kǎ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除书喜动荐绅颜,稳上天池刷羽翰。
诗似少陵多教化,文从太史有波澜。
王庭看折朱云槛,儒巷闻弹贡禹冠。
兄弟相知夫岂敢,会怜流落久江干。
()
羽翰少陵:汉宣帝许后之陵。因规模比宣帝的杜陵小﹐故名。指唐诗人杜甫。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教化:(书)(动)教育感化:~民众|宣明~。
太史:太史tàishǐ∶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参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波澜:(名)大的波浪,常有比喻用法:台风大作,海水涌起~|~壮阔的群众爱国运动。
兄弟:(名)哥哥和弟弟。
岂敢:(动)怎么敢;哪里敢:我~单独行动。
流落:(动)穷困潦倒,没有固定住所和职业,离开家乡,在外地漂泊:~街头。[近]流浪|沦落。

《亨仲家兄擢居谏省诗以贺之》是宋代李处权的一首诗,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除书喜动荐绅颜,
稳上天池刷羽翰。
诗似少陵多教化,
文从太史有波澜。
王庭看折朱云槛,
儒巷闻弹贡禹冠。
兄弟相知夫岂敢,
会怜流落久江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处权以庆贺亨仲家兄擢升谏省为背景创作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亨仲家兄的祝贺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诗的前两句“除书喜动荐绅颜,稳上天池刷羽翰”表达了作者因为亨仲家兄的升迁而感到高兴,他们的才华和努力得到了荐举和提拔,可以在谏省中任职。诗中的“除书”指的是除去官职上的繁文缛节,专心著书立说。作者用“天池”比喻谏省,意味着在这个高位上从事文学创作,刷动羽翰,写下卓越的文章。

接下来的两句“诗似少陵多教化,文从太史有波澜”表达了作者对亨仲家兄的诗才的赞美。他将亨仲家兄的诗比作少陵(指杨修)之风,少陵以咏史为主,有深厚的教化功效。文学创作则追随太史(指司马迁),具有波澜壮阔的气势。

后两句“王庭看折朱云槛,儒巷闻弹贡禹冠”表达了作者对亨仲家兄在谏省中的表现的赞赏。王庭指的是朝廷,折朱云槛意味着诗人的才能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儒巷则指的是学院,弹贡禹冠意味着诗人的文章在儒家学者中广为传颂,具有很高的声望。

最后两句“兄弟相知夫岂敢,会怜流落久江干”表达了作者对兄弟之情的珍视和思念。诗人认为自己和亨仲家兄是真正相知的朋友,因此他不敢自夸。同时,他提到自己长期流落江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庆贺亨仲家兄擢升谏省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亨仲家兄的祝贺和对文学的热爱。通过对诗人和亨仲家兄的赞美,展示了他们在文学和官职上的成就,同时也渲染了兄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和赞美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李处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