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肉食无远谋。宋代。李处权。父母之邦岂复雠,人情至此乃可忧。刺史县令方坐视,久矣肉食无远谋。崇墉可当天设险,烟火惊奔无一点。可怜缩手俱就毙,不见一夫来袭掩。清晨诸家好音至,说贼回戈马回辔。玉帛子女既充{左牛右刃},捆载而归乃真退。妻孥向来便伸眉,将军凯旋亦班师。身长八尺剑三尺,缓带轻裘有设施。
《喜贼退》是宋代李处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父母之邦解除战乱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安宁的喜悦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战乱的背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欢喜。诗中提到父母之邦不再受到敌寇的侵袭,人民不再受到战乱的困扰,作者对此感到高兴。诗中揭示了刺史和县令的无能和对局势的无所作为,暗示了他们对人民苦难的冷漠和不负责任的态度。然而,诗中又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他们所受苦难的关切。最后,诗中描述了回家的士兵和他们所带回的财宝,以及家人们对他们的欢迎和期盼的场景。通过这些描写,作者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家庭团聚的喜悦。
这首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战乱和和平的对比,作者展现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战乱的痛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和象征手法,将战乱和和平、无能和勇敢、痛苦和喜悦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
总之,《喜贼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战乱过后的和平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抨击了无能和冷漠的官员。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示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痛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李处权。(?—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