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林朝崧的诗文(544篇)
林朝崧又号无闷道人,祖籍漳州龙溪,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是台湾豪族雾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
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月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海,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
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於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於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风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新秋。清代。林朝崧。怅望新秋芦苇林,满川碎石浊流深。南云不散蒸馀热,北雁初飞听好音。岂信炎凉更序节,转难晴雨测天心。西风未肯苏人病,何处医家起死针!
篱门犬吠故人来,陡觉光辉照草莱。吟兴应嫌鹅鸭闹,酒怀暂对水云开。
闲居物外花三径,雅会尘中岁几回。却忆匡山莲社客,晨星寥落剧堪哀。
五月一日沧玉、锡祺、笛亭、槐庭、藻云及舍侄仲衡集予无闷草堂,喜而有作 其二。清代。林朝崧。篱门犬吠故人来,陡觉光辉照草莱。吟兴应嫌鹅鸭闹,酒怀暂对水云开。闲居物外花三径,雅会尘中岁几回。却忆匡山莲社客,晨星寥落剧堪哀。
游仙诗二首 其一。清代。林朝崧。天风吹云车,直上九万里。当头阊阖开,来往古仙子。麻姑骖鸾行,白发垂两耳。知阅几沧桑?朱颜非昔比。仙家日月长,衰老亦如此。却笑下界人,采药求不死。天路逢安期,邀余浮绿蚁。大醉踏月归,托宿瑶池里。
自长门至南台,舟行即事二首 其一。清代。林朝崧。长门渡隘浪成堆,欲进船时雾不开。多谢东风与吹垢,两边无数好山来。
游仙词送献弟、衡侄之东京 其四。清代。林朝崧。三神山上遍题名,知有群仙抗手迎。借取青鸾兼紫凤,倦游归路好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