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风傲几砧

出自元代黄庚的《读文丞相吟啸稿》,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g fēng ào jǐ zhē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垂垂大厦颠,一木支无力。
精卫悲沧海,铜驼化荆棘。
英风傲几砧,滨死犹铁脊。
血洒沙场秋,寒日赤为碧。
惟留吟啸编,千载光奕奕。
()
大厦:高大的房屋,今多用于高楼名,如“友谊大厦”。
无力:(动)①没有力量:~回天。②没有力气:手脚~。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白喙赤足,首有花纹,据说为炎帝幼女溺死海边所化。因不甘白白被海水淹死,常衔木石填海。也称为「冤禽」。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荆棘:(名)泛指带刺的小灌木。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障碍:~载途。
沙场:沙场shāchǎng∶平沙旷野∶古时多指战场久经沙场
奕奕:(形)①精神焕发的样子:神采~。②高大美好的样子。

《读文丞相吟啸稿》是宋代黄庚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垂垂大厦颠倒、一木支无力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之情。接着,诗中以精卫悲沧海、铜驼化荆棘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悲凉感叹。紧接着,作者通过描写英风傲几砧、滨死犹铁脊的景象,表达了对英勇坚韧的赞美和敬仰。最后,诗中以血洒沙场秋、寒日赤为碧的形象,表达了对战争残酷和牺牲的深切思考。整首诗以吟啸编留作为结尾,表达了长久流传的诗歌能够记录下历史的光辉。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形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思考和感慨。它通过反复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大厦颠倒、木支无力、精卫悲海、铜驼化棘等形象,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勇坚韧的赞美。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感慨的空间。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垂垂大厦颠,一木支无力。
大厦倾颓,支撑的木柱已经无力支撑。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大厦是国家的象征,它的颠倒象征着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

精卫悲沧海,铜驼化荆棘。
精卫(传说中的鸟)悲伤地啼叫在辽阔的大海上,铜制的驼车却化为了荆棘。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悲凉感叹。精卫是传说中投身于大海中填平山的鸟,它的悲伤和铜驼化为荆棘都象征着国家的困境和命运的不幸。

英风傲几砧,滨死犹铁脊。
英勇的风儿高傲地吹拂着砧杵,靠近死亡的人仍然坚韧不拔。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坚韧的赞美和敬仰。砧杵是打铁的工具,它们的傲风和铁脊都象征着英勇和坚韧。

血洒沙场秋,寒日赤为碧。
鲜血洒在沙场上的秋天,寒冷的太阳变为了碧绿。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残酷和牺牲的思考。鲜血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寒日赤为碧则暗示了牺牲者的无尽悲痛。

惟留吟啸编,千载光奕奕。
只留下吟唱和编纂的诗歌,千年过去仍然光辉照耀。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认可和珍视。诗歌是流传千载的艺术形式,它能够记录下历史的光辉,传递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形象的描绘,以及象征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国家命运、英勇坚韧和战争残酷的思考和感慨。它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关注和对诗歌艺术的珍视,给人以深思和感慨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黄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