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太守王候复岘山羊公祠

襄州太守王候复岘山羊公祠朗读

《襄州太守王候复岘山羊公祠》是一首宋代李康伯的诗词。诗人以襄州太守王候复修复岘山羊公祠为背景,表达了对王候复的敬仰和对功名永存的思考。

诗人称道了西晋时的贤臣王候复,他在荆州修建了一座羊公祠,并立下了碑文。诗人表达了周围州民对王候复的景仰和敬意,经过百年祭祀,羊公祠在汉水旁依然屹立不倒。然而,现在祠废墓荒,只有悲风在吹拂。

诗人接着描绘了一幅春天来临时的景象,描述了王候复祠庙的画面重新出现,一切如同重回过去。山光明亮,水清澈,天长地久,没有分别。作者认为古人和现今的人都浩渺无边,只有功名可以永远留存。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的敬意和对功名的追求。通过描绘祠庙的兴废,诗人思考了生命的短暂和对后人的影响。诗歌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永恒的畅想,具有浓厚的古典主义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一帘苍翠锁江关,千骑遥过水竹间。纡策顿看清瘴峤,著书空自愧名山。

经年怀抱谈应剧,绝璧登临兴转閒。坐对飞泉寒喷雪,聊烹新茗未须还。

()

空笼帘影隔垂杨。梦回芳草池塘。杏花枝上蝶双双。春昼初长。
强理云鬟临照,暗弹粉泪沾裳。自怜容艳惜流光。无限思量。

()
昨夜月初明,柴门犹未闭。
猫儿捉老鼠,引得狗儿吠。
()

学仙不向吴门去,百丈诗坛主旧盟。白雪寒添巾下满,采云晴绕笔间生。

香分芸草茅斋小,梦入梅花纸帐清。竹下每闻宾客满,我来何日酒同倾。

()

摘兰藉芳月,祓宴坐回汀。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

金弦挥赵瑟,玉指弄秦筝。岩榭风光媚,郊园春树平。

()
涨江方断渡,小棹信轻生。
贫贱谁怜汝,漂浮空自惊。
一官终窃食,何计早归耕。
忽发骚人恨,凄凉久未平。
()
梅谢了。
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
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
寿阳楼下清淮水,帆去帆来何日休。
浮世十年多少事,风烟依旧别离愁。
楼头夜静行人绝,楼下影斜淮月秋。
不道孤吟不能寐,一声羌笛怨谁舟。
()

物象远濛濛,周回极望中。带烟千井树,和磬一楼风。

月色寒沈地,波声夜飏空。登临无限趣,恨不与君同。

()

病后衣裳慵对客,镜中双鬓鬖鬖。青山何处著茅庵。

向来经济意,都只是空谈。

()
春入林梢一再风,破寒匀染费天工。
虽然媚荡新妆别,只与横斜旧格同。
午枕乍醒铅粉退,晓奁初罢蜡脂融。
後来颜色休论似,夹路漫山取次红。
()

名园新巀思公子,华宴遥开樾水滨。白李红桃纡碧洞,曲池文榭映青春。

笙箫缥缈吹芳霭,帘幕深沉隔软尘。授简不须频刻烛,右丞诗画愧传真。

()

晡时北京城,行李上客槎。
二更无人声,骑马黄河沙。
误缘柳滩中,寻炬知田家。

()

春余白发日萧萧,无复当年湖海豪。
为吏应须长孙子,裁诗要及九牛腰。

()

东访岱宗碑。西上峨眉。北浮鸭绿犯霜威。终是故乡山水好,倦鸟南归。

郭外结茅茨。寒菜盈畦。丈人永息汉阴机。留得菜根滋味在,不羡甘肥。

()

乔木凌云积翠华,浓阴满地护琪花。瑶池石上开图画,玉宇琼楼不必誇。

()

争言飞燕是前身,曾记昭阳第一人。祗恨尘缘犹未尽,却随红粉度芳春。

()

红叠苔痕绿满枝,举杯和泪送春归。
仓庚有意留残景,杜宇无情恋晚辉。
蝶趁落花盘地舞,燕随狂絮入帘飞。

()
一雨洗残暑,初秋生嫩凉。
寸岑余黛绿,多稼已云黄。
早觉宦情薄,可能诗兴长。
空惭赋囊粟,持底报君王。
()

四代翁孙晚共堂,崇龄华发正相将。小甥愿效封人祝,束带长称万岁觞。

()
家家望月试停杯,怪底浓云拨不开。
身八广寒人不见,却从袖裹裹将来。
()
镜水西头破茅屋,绍兴初载旧书生。
门无车马终年静,身卧云山万事轻。
三釜昔伤贫藉禄,一廛今幸老为氓。
断蓬不是无飞处,莫与飘风抵死争。
()
相别重相遇。
恬如一梦须臾。
尊前今日欢娱事,放盏旋成虚。
莫惜斗量珠玉,随他雪白髭须。
()

貂不足。狗尾续。

()

水曲林幽独杖藜,郫筒香入乱花携。
轻肥不得寻春意,动要笙歌逐马蹄。

()

碧树阴浓釦砌平,华亭归梦晓频惊。
仙经若未标奇相,琴操何因寄恨声。
养气自怜鸡善胜,全身却许雁能鸣。
芝田玉水春云伴,可得乘轩是所荣。
()

昔在嵩高日,仙人不可招。独行南涧底,采得虎须苗。

()

孟达才故饶,结思在幽沈。江左有新契,中原非故钦。

澹尔秋山色,泠然流水音。有弟能挫名,转迹入青林。

()

独立无朋但任真,不持身势掩君亲。
若将坤体论臣道,公是朝廷第一人。

()

昔对金门策,太息怡安篇。公卿虚前席,共推贾生贤。

南山盛盗贼,民命迫倒悬。澄清亦有志,叱驭乃竟前。

()

此个扶风。幼习儒风。遇风仙、传得清风。风狂便做。总笑余风。这风风风,风得煞,似心风。脱俗宜风,离境收风。向玄关、要捉云风。香风不断,悦我松风。待好风来,灵风至,便乘风。

()
为霜未就觉风繁,拨火成灰思晤言。
立壁旧谙宁怲怲,孤灯垂上只昏昏。
谶言已过一阳复,归去可忘三径存。
赵孟孰云能贵贱,万年端以势依温。
()

此身漂荡等流槎,又向江村送岁华。急雨遇寒凝作雪,明灯无灺结成花。

座悬镜古森毛发,瓯聚茶香爽齿牙。况是贫家多乐事,阿开渐学手吒叉。

()
海外无寒花发早。
一枝不忍簪风帽。
归插净瓶花转好。
维摩老。
()

把袂离杯惜共传,君家白发最堪怜。漫游湖海三千里,旅食风霜二十年。

明月心期沧浦上,白云家在粤江边。凄凄又向维扬别,落木寒波送客船。

()
神舟稳驾出沉流。
明月辉辉命自周。
两个先生暗点头。
有来由。
()
罗城一百廿里长,东藩将此作金汤。
旧基更展三十里,莫剩西门一树樟。
()

画槛雕楹白玉堂,高山流水落胡床。墙头树色分长乐,户外花枝接上阳。

笔札西清悬琬琰,图书东壁散琳琅。翛然一枕蓬壶畔,卧听棋声入梦长。

()

儒官领袖得名流,子佩应无在阙游。只要松筠柰霜雪,须知兰菊自春秋。

年龄五十当荣显,风月三千足唱酬。扬善推能需叶赞,有容心地尽休休。

()
几树柳阴合,空阶一半遮。
破琴长在壁,老鹤不离家。
客至时供茗,官间吏管花。
有时成独步,门外看蜂衙。
()

跳出尘埃入玉乡,琼楼深处叩穹苍。

繁华总是无根草,宝月方知碧海长。

()

应龙昔此去,雨雨助腾伸。
旧穴潜鲛蜃,风波横要津。

()

游烟郭外牵晴绿,折柳江头带雨青。黄鸟初飞归越客,彩云深处是燕京。

庭閒月色疏松落,梦绕关河短剑横。朝罢丹墀输隐瘼,休言青简滞儒生。

()

朝出春明门,青山夹驰道。流水公子车,如茵王孙草。

()
谩秃霜毫临北海,更求雪茧写兰亭。
也知不改无盐陋,浪抹青红斗尹邢。
()

西凉知远近,梦里时尝到。度却绣窗前,已是西凉道。

()

愁里清尊莫放停,笑看伶锸是归程。绕树奇鸧啼不止,曾几,旧时春色酒边青。

识字毫端通画意,审音窌畔得宫声。活计安排支枕睡,谁醉,生先无梦也无醒。

()

飒飒风号树,萧萧雨打篷。暮林已归鸟,远寺亦鸣钟。

丝尽伤贫女,场空泣老农。微官惭寄禄,为尔辍朝饔。

()
陆子七十犹穷人,空山度此冰雪晨。
既不能挺长剑以抉九天之云,又不能持斗魁以回万物之春,食不足以活妻子,化不足以行乡邻。
忍饥读书忽白首,行歌拾穗将终身。
论事愤叱目若炬,望古踊跃心生尘。
()

青山阒寂偶寻君,斗酒哀歌思不群。天上阴晴浑莫定,人间弦管转愁闻。

梧桐声急千家雨,岩壑寒生四壁云。明夜月圆谁共看,露荷风竹对秋分。

()

百年文武自高门,散合无凭世系存。徽国衣冠遗旧范,吴山祠墓见云孙。

星辰拱极元同象,江汉朝宗会有源。咫尺蓬莱人未见,高丘远海漫劳魂。

()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

山头羽客晓相携,踏破苍云北斗梯。偶向茅君岩畔宿,却随猿鹤过松溪。

()

慈闱高行并南山,文母徽音尚可攀。孝子誊书驰驿骑,圣君闻奏动天颜。

玉阶遣使纶音重,金殿承恩羽扇间。莫道寻常内家事,帝王风化正相关。

()

()
至艺得於天,音律谁同明。
道上车铎逢,地底黄钟成。
伟哉创业主,用才极其精。
太常识斯人,吾知不负丞。
()

蓦地东风卷怒涛,桃花春浪禹门高。垂虹直下三千尺,冉冉金钩钓巨鳌。

()

白马真龙媒惯乘,豪侠子朝游长安。道暮入新礼巾腰,佩吕虔刀手把韩。

嫣弹闻鸡随处乐,搏虎何曾惮酒酣。两耳热万里临边,陲功勋未能就归。

()

啄木鸟,啄树枝,头红如血口如锥,终日啄木长苦饥。

木心有虫不肯啄,天生尔禽复何为?吁嗟乎,啄木鸟,佳木蠹尽知不知。

()
国器难藏孰可知,携来书剑莫迟迟。
明年桂籍登文阵,夺取龙头更是谁。
()

兴来且自种桑麻,倦即逡巡问酒家。徙倚漫凭醒醉否,一床欹枕夕阳斜。

()

忆昨趋金马,承恩共一时。君今卧西华,我亦恋南枝。

永念关中使,多传别后诗。燕云犹自隔,吴苑倍相思。

()

竹马交游早,星轺会遇难。行年均坎坷,抚己共悲酸。

凤去钟山暝,龙沉洛水寒。朝廷新日月,风俗旧衣冠。

()
昔看明月不如郎,同照菱花伴晓妆。
别后郎情宁似月,瑶阶随影度孤房。
()

腰袅千金独上台,衣冠今有洛阳才。三都文赋谁争长,六代豪华尔复开。

草阁青春鸣翡翠,沧江白日斗风雷。谁论月夜征西将,曾与袁郎共载回。

()
小院闲窗春色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

扬子江边杨柳条,风前学舞斗纤腰。来往游人攀折少,也胜种在灞陵桥。

()

折臂而成医,乃知公叔贤。于时独踟蹰,落日立渠边。

课僮潴行潦,轻流正涓涓。惟有清秋风,吹我意婵媛。

()

野外玄亭翳白茅,朱门犹带夕阳敲。寻僧何处开龙藏,避客经旬住虎跑。

掩径寒松飞雨集,当檐脩竹乱云交。从知叔夜疏狂甚,片刺无劳续解嘲。

()

中天宫阙绚琉璃,五丈高悬日月旗。天子万年当玉座,国师五日拜丹墀。

御炉不断龙涎喷,宫扇初交雉尾移。江海小臣陪百辟,白头今日睹朝仪。

()

元气氤氲,玄风缅邈。垂衣钻燧,修文反朴。异代殊时,袭礼沿乐。

损益虽著,罔弗于学。体斯将圣,实表宗师。三千仰德,五百应期。

()

()
江耆英。
乔木南山,为人父,为众父;光风霁月,有一天,有二天。
固宜十万户之民,同致八千秋之祝。
某俚歌水调,上赞金丹,辄陈宗工,窃幸微眄。
()

双凫迢递出枫宸,驷马喧阗拥画轮。邑宰成都衣锦客,关逢函谷授繻人。

春风水驿栽花遍,夕照山衙扫叶频。回首御屏书第一,循良何事问州民。

()

春风吹野岸,芳树一何翳。仰首引柔条,知非正根蒂。

加意芘其根,幸勿相憔悴。陵谷或未知,馀生犹当继。

()
长夜偏冷添被儿。
枕头儿、移了又移。
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
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
()

秦陵汉苑参差雪,北阙南山次第春。

车马满城原上去,岂知惆怅有闲人。

()
水霁芹香燕觜,林深风暖莺吭。
一春心事锦机傍。
忘却寻芳模样。
柳絮池塘书午,梨花院落昏黄。
()
柳边茅舍倚渔矶,沙上轻禽贴水飞。
千顷夕阳秋练净,谁家一叶晚来归。
()

秋风感人切,况在欲别者。
狂翻断蓬转,寒助离樽泻。
吹云急燕雁,猎草嘶代马。

()
山中坐。
静看落花堕。
问何为,待结团*果。
()

几日经行白骨堆,萧条穷巷哭声哀。乱离我亦亡家子,总为君王冒死来。

()

适意步回廊,长吟看修竹。商飙何处来,吹堕半窗绿。

()

皇皇六合间,不朽惟此理。至人妙气机,乃见混沌始。

春风七十年,鹤发映儿齿。谁知玉雪胸,千载矢天只。

()

遵此巢由志,谁希公相权。
人瞻祠树古,天作钓坛圆。
高节千秋外,遗踪一水边。

()
回肠山百盘,挥手天一握。
俯惊危栈穿,仰诧飞石落。
挽舆如挽舟,绝叫断双筰。
怪蔓缠枯槎,瘠草被幽壑。
()
四大容仪,三田灵秀,炼成九转丹砂。
虚无自在,以道作生涯。
净土祥光瑞彩,玲珑贯、天外烟霞。
冲和处,乌飞兔走,同运紫河车。
()
戍苦河兼重,星回岁聿悲。
颓云埋雪树,暗水入冰池。
山叠看疑近,楼高倚更危。
吞腥何日了,归去茹华芝。
()

笑抚湖山迹易陈,先贤祠宇一番新。玉鱼蔓草多无主,白鹄秋天迥有神。

曲港穿冲花外骑,赤阑扶约水边人。冈头□□枯梅蘖,独是先生肺腑亲。

()

当年君子成猿鹤,物化谁能不怆神。奋翼一归霄汉后,安知不作艾封人。

()

相如昔乘使者车,县令负弩当前驱。
颇矜意气夸里闾,檄词烂熳肆欺诬。
归来不说民饥臞,馀佞更留封禅书。

()

山之天目,蔚苕峣、第一最佳泉石。见说老龙高卧处,正拥深深寒碧。

独閟云扉,人思霖雨,未许无心出。苍崖赤子,而今谁为苏息。

()

踯躅广莫间,乾坤迫迟暮。一接容城生,遂令豁衷素。

往者大难集,边尘窘天步。

()

从容启华馆,馔玉复烧兰。是岁兹旬尽,良宵几刻残。

风回松竹动,人息斗牛寒。此后思良集,须期月再圆。

()

汉皇勤远略,晚节相千秋。不足中原地,犹思一战收。

圣朝方北顾,斜日倚东楼。庙算知无敌,寒儒浪自愁。

()

一珠柽柳两分身,移植南墙便隔邻。根到重泉会相见,未应忘是一家春。

()

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

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

()

附火肤革燥,远火寒惨惨。坐卧置汤婆,稍觉两足暖。

抓搔不停手,苛痒殊未减。饮食固多忌,所幸能强饭。

()
玉殿分荣两桂华。
灵根移植在长沙。
风姨先绽无双蕊,月姊重开第一花。
金榜烂,玉音加。
()

黄酋堕马巳成禽,汉卒争功被脱身。魂魄至今留黑石,兜鍪连岁落鱼鳞。

()

我爱伸蒙隐,携琴入翠微。身闲随鹤远,心静见人稀。

散帙时闻磬,悬灯独掩扉。渊源那可测,探赜日忘机。

()
双双红泪堕,度日暗中啼。
雁出居延北,人犹辽海西。
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
不惜罗衣湿,惟愁归意迷。
()

西江一斗依违里,短褐高轩激宕中。我度与公同一大,许酣天地作春风。

()

卷甲长驱不可息,六日六夜三度食。初时言作虎牢停,更被处置河桥北。

回首绝望便萧条,悲来雪涕还自抑。

()

滨州浡海县,兵籍有刘平。其妻曰胡氏,艰险常同经。

起赴零阳戍,仍辇两儿行。暮宿沙河岸,忽闻啸风声。

()

五月无花草满原,天回南极夜当门。龙香一篆魂同返,犹藉君王旧赐恩。

()
莫笑闲身老态多。
避人避世欲如何。
分明画出山阴道,太息吟成宁戚歌。
穿木石,泛烟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