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游华胥国

出自宋代郭印的《閒中打睡》,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yóu huá xū guó,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永日无一事,何妨白昼眠。
是中有佳处,心形每自便。
六用不能行,根尘都弃捐。
非醉亦非迷,神守得安全。
古人曷诃责,盖欲绳其愆。
粪墙斥宰予,便腹嘲孝先。
我则异於是,一息养绵绵。
魂梦既已无,中扃绝万缘。
不游华胥国,真乐侔乎天。
要学希夷子,且作地行仙。
()
一事,白昼,佳处,心形,自便,不能,根尘,弃捐

《閒中打睡》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闲暇时打盹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永日无一事,何妨白昼眠。
是中有佳处,心形每自便。
六用不能行,根尘都弃捐。
非醉亦非迷,神守得安全。
古人曷诃责,盖欲绳其愆。
粪墙斥宰予,便腹嘲孝先。
我则异於是,一息养绵绵。
魂梦既已无,中扃绝万缘。
不游华胥国,真乐侔乎天。
要学希夷子,且作地行仙。

诗意和赏析:
《閒中打睡》以一种悠然自得、淡泊宁静的心态,描绘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打盹的情景。作者表示,整天无所事事,为何不在白天打个盹呢?在这种闲散的状态下,心情变得舒适自在。放弃了六根的欲望和尘世的纷扰,心神保持平静。

作者自称非醉非迷,意指自己并非沉迷于欢愉或酒色之中,而是能够保持清醒的神志和安全的心灵。他认为古人为何责备他的行为,只是因为古人希望通过约束自己的过失来规范行为。作者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和粪墙相斥,嘲笑那些只知追求肉欲而忽视孝道的人。相比之下,作者以一息养绵绵的方式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

在作者的梦幻中,灵魂和梦境已经消失,心门紧闭,与万种尘世缘绝。他不愿去游历华胥国,而是感受到了与天堂相媲美的真正乐趣。他希望学习希夷子的境界,成为地行仙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闲暇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越。作者以一种轻松、淡泊的心态,表达了对于内心宁静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束缚的抗拒。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我解脱和心灵安宁的特点,具有一种清新淡雅的诗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郭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