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臂丛林空逐逐

出自宋代郭印的《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ǎng bì cóng lín kōng zhú zhú,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少城衲子纷如粟,攘臂丛林空逐逐
忽然象罔得遗珠,契诟离娄何面目。
()
衲子:衲子,汉语词汇,读音为nà zǐ,意思是出家人。出自《送密老住五峰》。
攘臂:攘臂rǎngbì[pushupone’ssleevesandbareone’sarms]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表示振奋于是韩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史记·苏秦列传》攘臂高呼
丛林:(名)①茂密的树林:热带~。②和尚聚集修行的处所,泛指大寺院。后道教也沿用此名。
逐逐象罔遗珠:1.谓遗失珍珠。语出《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元袁桷《康乐图》诗:“悲懽蚁旋水东注,遗珠罔象迷其津。”2.指遗失的珍珠。唐张籍《罔象得玄珠》诗:“赤水今何处,遗珠已渺然。”元丁鹤年《题画葡萄》诗:“碧云凉冷驪龙睡,拾得遗珠月下归。”明李东阳《再赠三首用前韵》之二:“荆山有抱玉,沧海有遗珠。”3.喻指弃置未用的美好事物或贤德之才。宋俞文豹《吹剑录》:“古今诗人,间见层出,极有佳句,无人收拾,尽成遗珠。”清裘日脩《南闱揭晓日示多士》诗:“只愁结就珊瑚网,别有遗珠可奈何?”鲁迅《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这区区十二页,又真是实不符名,毫不能尽绍介的重任,所取的又多是版画,大幅杰构,反成遗珠,这是我们所十分抱憾的。”
面目:(名)①同“面貌”①:~狰狞|~可憎。[近]面目。②同“面貌”②:政治~|不见庐山真~。[近]面目。③面子;脸面:任务完不成,我有何~见同志们。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宗泰(佛教徒)离开少城,前往成都正法院修行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城的僧人纷纷像粟米一样密集,伸展双臂的人在丛林中空荡荡地追逐。突然间,就像是失去珍珠一样,宗泰离开了娄山,展现出了怎样的容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宗泰的场景。少城的僧人纷纷离别,他们像粟米一样众多,而宗泰离开后,周围变得空旷荒凉。诗中也暗示了宗泰离开了娄山,这个地方可能是他修行的地方。通过描绘宗泰的离开,诗人表达了对他的思念和对他未来修行的祝福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少城的僧人离别的景象,用简短的词句表达了他们的密集和离去。作者通过将僧人形容为纷纷如粟米,给人以一种众多离别的感觉,形象生动。而后面提到的宗泰离开娄山,展现了他的离去带来的变化,给人以一种空荡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离别的情感和寥寥无几的景象。通过描写离别和空旷,诗人表达了对宗泰的思念和对他修行之路的祝福。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淡然和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余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郭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