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儒愿陶一真者。元代。方回。宣城画虎遍天下,叶公好龙龙之假。百儒愿陶一真者。红花木瓜银杏园,年年包贡入中原,何如兴贤起邱樊。学徒尚有老梅否,诗声千古捋欧九,子其作人举荐口。
《送郑君举宣城教谕》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宣城画虎、叶公好龙两个典故为引子,表达了百儒向郑君举陶渊明的真实品质致以敬意的心情。
这首诗词的译文如下:
宣城画虎遍天下,
叶公喜欢虚假的龙。
百儒愿意陶渊明一样真实。
红花木瓜银杏园,
每年都向中原献贡,
何不兴起贤人,重振邱樊。
学徒们是否还有老梅的身影,
诗声传颂千古,赞美欧阳修的才华,
子啊,你要作为人才,受到大家的推荐。
这首诗词通过宣城画虎和叶公好龙的典故,以及对陶渊明的赞美,展现了百儒对真实品质的追求。画虎遍天下象征着虚有其表,而叶公好龙则暗示了对虚假事物的偏好。百儒希望郑君举能够像陶渊明一样真实坦诚,不追求虚名虚誉。
诗中提到红花、木瓜和银杏园,描绘了景色美丽的场景,同时也暗含了宣城丰富的资源和贡献中原的意义。诗人希望能够兴起贤人,重振邱樊,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最后几句诗中,诗人问学徒们是否还有老梅的身影,寓意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思考。诗声千古捋欧九,表达了对欧阳修才华横溢的赞美,同时也呼唤着后来者能够有出类拔萃的表现,成为千古传颂的人物。最后,诗人以子啊的称呼,寄予对郑君举成为人才并受到推荐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典故和景物描绘,表达了对真实品质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人才的期望和赞美。诗人通过抒发情感和思考,展现了对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向往。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