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循终不恤

出自元代方回的《四月初十日得蜂虿茧丝之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 xún zhōng bù x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深言惧忤时,聊复一评之。
靡暇防蜂虿,惟工竭茧丝。
因循终不恤,平定岂无期。
麦赭秧田废,人家半忍饥。
()
深言:犹深谈。深切坦率的谈话。深刻的言论。
复一评茧丝:蚕丝。泛指赋税。敛赋如抽丝于茧,故云。指正月十五日夜以米﹑麦粉抟制的面茧。
因循:沿袭按老办法做事。2.拖延:~误事。
不恤:不顾念、不体恤。
平定:(形)平衡安定:物价~|心情难以~。②(动)用武力使局势安定:~武装叛乱。
无期:无期,汉语词汇。拼音:wú qī。意思是没有约定日期。

《四月初十日得蜂虿茧丝之句》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深深忧虑违背时势的言论,但也只能苦苦地表达一下。因为忙于工作,无暇防备蜂虿的侵害,只能竭尽全力织成茧丝。尽管一直循规蹈矩地努力,却无法得到关注,平定的希望似乎遥遥无期。麦田和赭土的庄稼荒废了,人们只能忍受半饥半饿的生活。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通过描述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无法防备蜂虿的侵害,以及努力织茧丝却得不到关注的遭遇,诗人暗示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困境和被忽视的处境。诗中描绘的麦田和赭土的庄稼废弃,以及人们忍受饥饿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担忧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通过描绘个人遭遇与社会状况的对比,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之情。此诗以朴实的语言展示了宋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呼吁。它在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意义,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