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听昕堂讲鼓声

出自元代方回的《次韵汪以南归途见寄》,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uàn tīng xīn táng jiǎng gǔ shē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身轻更觉马蹄轻,倦听昕堂讲鼓声
示病早能效摩诘,赋归真复继渊明。
食租近郭膏腴足,卜筑依山爽垲成。
疾寄新诗似怜我,弃田捐宅不聊生。
()
马蹄:1.亦作“马蹏”马的蹄子。2.荸荠。3.《庄子》书的篇名。
鼓声能效:按照物理学的观点,是指在能源利用中,发挥作用的与实际消耗的能源量之比。从消费角度看,能效是指为终端用户提供的服务与所消耗的总能源量之比。所谓“提高能效”,是指用更少的能源投入提供同等的能源服务。
摩诘归真:还其本来的状态;佛教语。谓死。后泛称人的死亡。
复继渊明:深远明达。
捐宅聊生:(动)依靠(某些东西)维持生活:苦不~|怎能以此~?

《次韵汪以南归途见寄》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身世之轻、追求真理的决心以及对物质生活的超越。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身轻更觉马蹄轻,
倦听昕堂讲鼓声。
示病早能效摩诘,
赋归真复继渊明。
食租近郭膏腴足,
卜筑依山爽垲成。
疾寄新诗似怜我,
弃田捐宅不聊生。

这首诗词的诗意富有深意,通过描写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赏析如下:

诗的开篇写道“身轻更觉马蹄轻”,诗人的身体轻盈,马蹄声也因此显得更加轻柔。这种身体的轻盈感暗示着诗人的精神状态,他对尘世的执着和物质的束缚较少,追求的是超越物质的境界。

接着,诗人描述倦听昕堂的讲鼓声。这里的昕堂是指官府的讲堂,倦听则意味着对世俗的厌倦。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他对于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于知识的追求。

在下一句中,诗人提到“示病早能效摩诘”,摩诘是古代的一位贤人,他以病痛示人,用自己的身体来教育他人。诗人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早已看透世事的心境,以及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他人。

继而,诗人提到“赋归真复继渊明”。归真即归于真理,渊明则指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继承前贤智慧的决心。

接下来的两句“食租近郭膏腴足,卜筑依山爽垲成”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食租近郭表示诗人居住在近城市郊区,膏腴足则指生活富裕。卜筑依山则描绘了诗人的居所,爽垲成则表示宽敞明亮。这里的描写与前文的决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超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最后两句“疾寄新诗似怜我,弃田捐宅不聊生”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对物质生活的超脱。诗人感叹自己的病痛并没有使他对生活失去热情,相反,他将自己的热情倾注于创作,通过寄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弃田捐宅不聊生”则表明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舍弃和对精神追求的选择。诗人选择了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理,而不是被物质所束缚,这种选择使他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次韵汪以南归途见寄》通过对归途中的所见所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超越和对精神追求的决心。诗人倡导舍弃物质的束缚,追求内心真实和追求真理,使生活更加有意义和充实。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士人的追求和思考,具有深刻的诗意和人生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