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茅庐一径深

出自元代方回的《为吴太初题初邻斋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liǎng máo lú yī jìng shē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三两茅庐一径深,略知住处未知心。
元来有物先天地,难向君家屋畔寻。
()
茅庐:(名)草屋,屋顶用草苫盖的房子。
住处:居住的处所。指栖身之所。
未知:是指产生一定的局限性,且处于一种迷茫的感知状态。有待证明的。
先天:(名)人或动物诞生前所形成的生来就具有的性质、能力等:~条件|~不足。
屋畔

《为吴太初题初邻斋二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吴太初的人,他住在一座简陋的茅庐里,周围环境幽深宜人。然而,尽管我们可以对他的住处有所了解,却无法洞察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三两茅庐一径深,
略知住处未知心。
元来有物先天地,
难向君家屋畔寻。

诗意:
这座茅庐隐匿在一条幽深的小径旁,简陋而又宁静。我们对他的住处略有所知,却无法揣测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在这个世界之前,就有一些无法言喻的存在,它们比天地更早,而我们很难在君家屋畔找到它们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茅庐和深径形象地展示了一种隐居的生活状态。作者通过描述茅庐的幽深和住处的未知心,表达了吴太初内心的难以捉摸和雄心壮志的不可预测性。诗中的"元来有物先天地"表达了一种超越人世的存在,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宇宙万物深邃玄奥的感悟。最后一句"难向君家屋畔寻"则暗示了人们对于真理和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项困难而漫长的任务。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追寻和探索的主题,同时揭示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微妙联系。这种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在宋代文人中是常见的主题,也体现了方回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入思考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