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咏昌化县土风二首

戏咏昌化县土风二首朗读

《戏咏昌化县土风二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诗词。这首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昌化县土地的风貌,表达了作者对乡土之美的赞美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大山之中富而无广川,
多冢树少冒炊烟。
车盘岭上奇石绝,
走马平田稍微宽。
竹筐中的谷晒晴天,
瓦瓮淹虀及冻天。
无法相信苏州湖,
万顷室中几家荞穄树。

第二首:
青山环绕映红尘,
山中有水人间稀。
秋水澄清映白日,
春风吹拂落花飞。
山中采药人带笑,
水边垂钓钓鱼归。
不知山水多幽绝,
唯有诗人独知之。

这首诗词通过对昌化县土地的描绘,呈现出一幅自然朴实、宁静美好的乡村风景。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大山环抱、独特地貌的欣赏,以及农村生活的质朴和宁静。诗中描绘了大山之中富饶而没有广阔的江河,冢树众多却炊烟稀少的景象。作者赞美了岭上的奇石和平坦的田地,以及晴天下晒晾谷物的竹筐和淹没虀(一种水果)的瓦瓮。作者也表达了对苏州湖(指太湖)的怀疑,认为那里并不如昌化县土地富饶。最后,提到了少数人家种植荞穄(即荞麦)的树头悬挂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昌化县土地的丰饶。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自然的语言,以及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乡土生活的平和宁静。它既赞美了土地的富饶,也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整首诗以淡泊的情感和平和的笔调,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乡村生活的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烹不能鸣渠幸生,含糊终作醉乡行。裂脐已死人谁照,折股犹腥犬谩争。

()
阴洞日光薄,花开不及时。
当春无半树,经烧足空枝。
疏与香风会,细将泉影移。
此中人到少,开尽几人知。
()

官为将相复何求,世路多端早合休。渐老更知春可惜,

正欢唯怕客难留。雨催草色还依旧,晴放花枝始自由。

()

黄茅时节瘴烟浓,人在山凹第几重。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疏慵。

此生自断天休问,吾道频年世不容。会脱帻巾还自隐,鹿门妻子惯相从。

()
春院深深莺语。
花犯一帘烟雨。
禁火已销魂。
更黄昏。
()
匪躬尽瘁握机权,虽值时危亦晏然。
况有式乾遗奏在,若教勇退更身全。
()
绕堤杨柳轻风里,隔水楼台细雨中。
酒放半醺重九后,此时情味更无穷。
()

率性方卤莽,理生尤自疏。今年学种瓜,园圃多荒芜。

众草同雨露,新苗独翳如。直以春窘迫,过时不得锄。

()
木落露君山,空明夜气浮。
冰轮揩鉴净,皓彩洋波流。
空外数声笛,孤吟人倚楼。
()
小烦溪友语阳侯,好遣漂沙盖石头。
能费奔流多少力,前头幸有一沙洲。
()

世乱无人及祢衡,眼看豺虎似蚊蝇。乔玄荀彧皆儒雅,至死何曾晓爱憎。

()

一避无涯火院。二避利名萦绊。三避敬钦频,自是田分三段。堪看。堪看。金玉结成光灿。

()

慑处炎荒已二年,亲朋书问亦茫然。独君风义能终始,不管烟岚肯着鞭。

()
无面目汉,面目全该。
日烘杨柳眼,烟抹杏花腮。
黄莺啼不尽,特地下枝来。
()

放舟芦花滩,月明不能宿。自理沧浪歌,惊起双飞鷇。

()
西师驿上破番书,鄠杜真成可卜居。
细肋卧沙非望及,且炊黍饭食河鱼。
()
诗吸三江卷五湖,雕琼为句字为珠。
前身谢守吟澄练,今代世南行秘书。
獬豸峨冠久尘醭,星辰听履郎须臾。
夜来飞入东园去,梦里分明觉後虚。
()

游子色惨澹,匹马声萧萧。征衣拜堂上,阿母殊陶陶。

儿去儿能还,沙漠安辞劳。良友承严谴,六月远度辽。

()

立樯如麻,卿来谁家。新燕营巢,风中滚沙。鵁鶄逐鸳鸯,金井石榴黄。

珍宝丘山积,擅名黑门厢。

()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

()

谁家朱阁道边开,竹拂栏干满壁苔。野水不知何处去,

游人却是等闲来。南山气耸分红树,北阙风高隔紫苔。

()

乌台时复设皋比,衿佩如云拥讲帷。抵掌圣宗传绝学,委心胡鬼诵侏㒧。

无生自证菩提果,有念皆归般若池。葱岭瘴氛弥震旦,何人一垒扫降旗。

()

回首南皮旧迹存,当时词客半销魂。由来笔札君房妙,一柱灵光镇海门。

()

客里秋高日,谁能不望乡。离杯新酒绿,异地晚花黄。

五岭停云远,三城去路长。遥知家庆集,旋见蚤梅香。

()

梅花谢后樱花绽,浅浅匀红。试手天工。百卉千葩一信通。

余寒未许开舒妥,怨雨愁风。结子筠笼。万颗匀圆讶许同。

()

俯仰一小笼,焉知弦朔易。空里跃红妆,始觉清明至。

累累乌角丸,浊香满唐肆。麦苗鬖马騣,高低叠青翠。

()

孽狐鬼啸篁竹,红绡帕首郴江曲。
万牛脔炙瓮行酒,党伍穰穰萃林薮。
牙璋夜半起兵符,云旗驿骑争驰驱。

()

日夜役神多损寿,先生下世未中年。

撰碑纵托登龙伴,营奠应支卖鹤钱。

()

行不得哥哥,世无商王,谁开网罗。

()

文王有遗操,朱弦韵青春。无言独下拜,颀然见长人。

道丧向千载,诗书绝逼真。逼真犹不尽,试语老斲轮。

()

我昔住在南山头,连山下带清溪幽。
山巅出泉宜种稻,绕屋尽是良田畴。
家家种田耻商贩,有足懒踏县与州。

()

鍊尽少年成白首,忆初相识到今朝。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后凋。

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声华宠命人皆得,若个如君历七朝。

()

庄周非惠子,惠子非庄周。二子濠上意,固知鱼乐否。

我陪李使君,聊复濠上游。漠漠野屋古,悠悠淮水秋。

()

儿曹春榜预言扬,窃吹知难服士乡。黄绢未能摛好语,青毡偶幸继前芳。

穿杨喜共东床客,攀桂同标北寺房。圣世选材如华岳,积尘曾不弃毫芒。

()
无人接得渠,遗逼马相如。
果来桥上也,记得柱头书。
无人识得渠,棋局醉樵夫。
回头斧柯烂,大海亦成枯。
()
听得荒鸡第一鸣,吹灯发火饭初成。
衣囊减尽浑无裌,又是萧萧带雨行。
()

平生孝友江乡重,一别蹉跎二十年。紫诰新求盘谷里,乌纱远上洞庭船。

秋风粳稻家家熟,楚水鳊鱼处处鲜。想见斋居倚脩竹,弦歌长满绿云边。

()

浅白深红间淡黄,重阳已过尚联芳。莫因颜色分花品,同是秋风一样香。

()

每忆云林子,隐居清且閒。搴裳采芝秀,倚杖自秋山。

微雪松阴暝,青苔石上斑。韩康偏有意,时复到柴关。

()

李杜复李杜,彼时逢此时。干戈侵帝里,流落向天涯。

岁月消于酒,平生断在诗。怀才不得志,只恐满头丝。

()

子引金闺籍,身开石穷封。
露輴悲吉路,象服俨虚容。
楚挽虽多相,莱衣不更缝。

()

金钱弄霜寒浅浅,小阁云帘朝不卷。
飘风赴闺罗袂单,翠袄出箱香冉冉。
薰炉试手龙媒温,半床衾被愁黄昏。

()

矶头濯足动沧浪,独醒何曾与世妨。
尽写骚经粘屋壁,未逢渔父似潇湘。
远山不离烟云色,流水时闻兰杜香。

()

秋到郊原日夜凉。黍禾高下已垂黄。荷花犹有晚来香。天上佳期称七夕,人间好景是秋光。竹洲有月可徜徉。

()

秀拔延天险,寒盘万古根。东西躔日月,南北限乾坤。

影落梅山冷,气摇星斗昏。如何战尘下,荆棘暗重门。

()

四十六年风电走,一昔勾留亦何有?坐凭越酒发朱颜,起对胡天搔白首。

小时空作英物期,老去谁怜贱士丑。命宫磨蝎如韩苏,闪闪箕星压牛斗。

()

十载江南蓟北,萍踪不定,虚送韶光。相对春灯,夜话往事难忘。

柳丝摇、风翻翠袖,花影乱、日晃明珰。总堪伤,吴宫宋苑,燕垒空梁。

()
百岁光阴已半过,更无英气可消磨。
心粗自不容机事,耳热宁须托浩歌。
世味近知闲处好,宦情终觉少年多。
东桥有路通三径,奈我才非二仲何。
()
雪月照梅溪畔路。
幽姿背立无言语。
冷浸瘦枝清浅处。
香暗度。
()
山朋水友讯频收,怪我明农事转悠。
南墅麋猿专一壑,东溪岛鹜据三洲。
人閒颠倒舟移夜,客里凄凉坐阅秋。
六十余翁何所恋,金鸡赦了可归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