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寒窗首屡搔

出自元代方回的《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īng yǔ hán chuāng shǒu lǚ sā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门外葵花一丈高,讵期端午更绵袍。
佩符岂有玉刚卯,挑药久无金错刀。
人老形骸宜瘦劣,时危心肺倍焦劳。
柴门尽掩身多病,听雨寒窗首屡搔
()
葵花:向日葵。因其花常朝着太阳而得名。
讵期刚卯形骸:(名)指人的形体:放浪~。
焦劳柴门: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2.代指贫寒之家;陋室。3.犹杜门,闭门。
掩身听雨

《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五月初三日,天空下着寒冷的雨,使我感到寒冷,嗓子也变得有些咳嗽。门外的葵花高耸一丈,也许到了端午节会更加茂盛。我戴着符篆,却没有玉制的符刀;我摘药已经很久了,可是没有金制的药刀。年老的人体态瘦劣,容易生病;时局危险,心肺倍感焦劳。我家的柴门紧闭,身体也饱受疾病之苦,听着雨声,寒冷的窗户常常让我痒得不停挠。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五月初三寒冷的雨天,展现了作者方回的孤寂和无奈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门外高耸的葵花和雨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身体的状况。葵花高耸,象征着生命的顽强,而诗人却无法享受到生命的丰盛,他没有玉制的符刀和药刀,无法驱除身体的疾病。诗中的柴门紧闭,寓意着作者的孤独和忧虑,他的身体状况不佳,深受病痛的折磨。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时代动荡和身体不适的背景下的心灵困扰和苦闷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传达了方回在宋代社会中的困境和身体上的痛苦。诗人以自然景物作为表现手法,将自己的心情与季节的寒冷和雨声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寒冷、潮湿和压抑的氛围。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缺乏符刀和药刀,紧闭的柴门以及寒冷窗户的痒感,诗人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困扰传达给读者,引发共鸣。整首诗词通过对个体的描绘,折射出了整个时代的动荡和不安。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精准的形象描写,传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无奈和痛苦。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孤独、身体的疾病以及时代的动荡。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意境的营造,使人产生共鸣并引发对于生命和社会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