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讲说疲。元代。方回。□□今名郡,刘公昔硕师。山留黄帝跸,水绕紫阳祠。遣□□□足,陈言讲说疲。□曾参到否,未有四书时。
《送刘仲鼎浏阳教四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刘仲鼎在浏阳教学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送别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刘仲鼎浏阳教四首
浏阳如今称名郡,
刘公昔日师之尊。
山川留下黄帝踪,
水流绕过紫阳坛。
他往足迹千万里,
陈言讲说疲于身。
曾经探讨学问否,
还未涉猎四书文。
这首诗词意境深远,赋予了刘仲鼎在浏阳教学的教育职责以及他对学问的追求以及成就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浏阳这座城市的变迁,将刘仲鼎的教育地位凸显出来。他以山川和水流的比喻,强调了刘仲鼎在浏阳教学的独特贡献,并将其与历史名人黄帝和紫阳祠相提并论,以彰显他的学问造诣。
诗人赞扬刘仲鼎的才学修养,他追随先贤的足迹,漫步在千万里的学问之旅中。然而,他不仅仅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更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家。他倾尽心力地陈述和解释学问,但这样的教学使他感到疲乏。
诗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刘仲鼎的学问尚未涉猎到《四书》的内容,这里可能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它们是儒家经典著作。这也暗示了刘仲鼎对于学问的不懈追求,他在教学和学习上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整首诗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刘仲鼎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教育和学问的重视。这首诗词通过对刘仲鼎的赞美,凸显了教育家的崇高使命和对学问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教育风采。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