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朝士知何限

出自元代方回的《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nián cháo shì zhī hé xià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业已通名敢退无,小为性命忍须臾。
十年朝士知何限,不许游湖许见湖。
()
通名:通名tōngmíng[tellone'sname]∶告诉别人自己的姓名来者先请通名∶惯用的称呼
性命:(名)人和动物的生命。
须臾:(书)(名)极短的时间;片刻:~不可离。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西湖之游为背景,通过描绘游湖的禁忌和朝廷的限制,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记下二十五日正月西湖之游
(一)
恭贺新春,披荆斩棘终通名,敢退无所畏惧;岁月如梭,小事转瞬即逝,性命须臾间忍耐。十年光阴,朝廷官员身份受限,不允许游览湖泊,更不准见到湖水的美景。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正月二十五这一特殊的日子里游览西湖的经历,表达了对朝廷限制的思考。作者在诗中感慨人生短暂,强调自由和个人价值,并对朝士身份的束缚表示不满。

赏析: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以写景抒怀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个人价值的追求。通过描绘禁忌和限制,诗词表达了对社会制度的质疑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作者以西湖之游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生的限制进行对比,突出了自由的珍贵。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读者对自由和个人价值的思考。

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宋代社会的局限和压抑。作者以游湖为喻,表达了对朝廷限制的不满,同时也暗示了自由思想的渴望。通过对十年时光的描述,诗词揭示了朝士身份的困境和束缚,呼唤着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总之,方回在《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中通过对游湖禁忌和朝廷限制的描绘,以及对自由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和个人价值的追求。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引发读者对社会制度和个人自由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