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今鲜传。元代。方回。用针取工巧,用药称圣神。伯高不尽言,极艺未易臻。针法今鲜传,甚于药杀人。与落庸医手,寡欲全其身。
《读素问十六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为主题,表达了方回对医学的敬佩和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读《黄帝内经·素问》十六首,
看针术的巧妙,药物的神奇。
伯高的智慧无法尽言,
极致的艺术难以达到。
针法如今很少流传,
它比药物更能致命。
与庸医相比,我更愿意,
满足寡欲,保全自身。
诗意和赏析:
《读素问十六首》是方回对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的赞颂和思考。诗中提到了两种治疗方式:针灸和草药。针灸被描绘为一门巧妙的技艺,药物则被赞颂为神奇的圣物。方回对这两种治疗方法充满敬佩之情。
在诗中,方回提到了伯高,他是一位古代医学家,被认为是医学智慧的代表。然而,方回认为伯高的智慧无法完全言传,更高层次的医学艺术难以达到。这表明方回对医学的探索和研究有着更高的追求,他希望能够超越伯高的智慧。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针法和药物的比较。方回指出,现今的针法已经很少被传承,但它仍然比药物更具致命性。这里的"药杀人"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杀人,而是指药物的副作用和不当使用可能带来的危害。相比之下,方回宣扬了自己满足寡欲的生活方式,将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
这首诗词通过对医学的思考,表达了方回对医学艺术的敬佩和追求,同时也呈现了他对于个人健康的关注和对药物使用的谨慎态度。通过对针灸和药物的比较,诗中蕴含了对医学学术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