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君以发拟文公书院梁文及赋

题黄君以发拟文公书院梁文及赋朗读

诗词:《题黄君以发拟文公书院梁文及赋》

中文译文:
滔天的笔势向东方延伸,稍待清霜时节,万壑空空。能够草拟《子虚上林赋》,更需要收敛自己如檀木般的弓姿。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方回所作,题目是《题黄君以发拟文公书院梁文及赋》。诗中以饱满的笔势描绘了东方百川奔流的壮丽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仰之情。他期待着寒霜降临时节,万壑空空,以便在宁静的环境中创作。作者提到了《子虚上林赋》,这是一篇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古文赋作。他暗示着自己应该像檀木一样,保持谦逊和收敛,以求更好地创作作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并融入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思考。诗中的笔势滔天,形容了东方百川的浩渺之势,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表达得很深刻,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敬仰和向往。诗的后半部分,以《子虚上林赋》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自我要求。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檀木一样,收敛自己的姿态,谦逊而不骄傲,以此来更好地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和作者的创作思考,既有豪放的笔墨描绘,又有内敛的自省之意,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这首诗充满了意境和思想,使人在阅读中领略到自然之美和文学创作的艺术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斜日杏花收。微寒上玉篝。一重帘、一段春愁。见说画屏灯也上,独自个、下帘钩。

无语自凝眸。螺峰敛碧秋。倚阑干、照遍春流。门外绿杨风又起,便不皱、怎教休。

()

白玉栏干,绿杨庭院,果然几净窗明。珠帘高卷,花雨散红英。

下上双飞燕子,东风里、巧转轻迎。连环冷、红珠斗帐,春睡惜娉婷。

()

江北江南漾麴尘,石城烟柳不胜春。如何前度销魂树,又向西风折赠人。

()

踯躅荒郊酹一樽,白杨青火近黄昏。终天不返收崤骨,异代仍招复楚魂。

湛阪愁云随独雁,颍桥哀水助啼猿。五千国士皆忠鬼,孰似南山孝子门。

()

行人愁向汝州来,前月西鸦禁不开。吊古莫言秦法峻,鸡鸣曾放孟尝回。

()

积雪半遮山,残冰犹在地。旭日射车窗,盎然有暖意。

柳芽苞欲放,草色淡如睡。青葱未可言,各各含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