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抱公牍

出自元代方回的《西斋秋感二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rì bào gōng dú,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里选出井田,贤能贡王都。
亦有起农畔,在官为胥徒。
河汾著中说,明明析二途。
鞭算尚察此,废吏宁用儒。
顾义不顾利,可与论唐虞。
识形不识理,止合供走趋。
一日抱公牍,千金肥尔躯。
槁项泥六籍,岁晏寒无襦。
()
选出贤能:(名)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农畔胥徒

《西斋秋感二十首》是宋代作家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西斋里选出井田,
贤能贡献给王都。
也有起身在农田边,
在官府为胥吏。
河汾明明地分开两条道路,
鞭子计算仍然观察这一切,
废弃的官吏宁愿使用儒学。
顾全义而不顾个人利益,
可以与论述唐虞时代。
了解外表形状而不了解内在道理,
只会止步于供走忙碌。
有一天抱着公文书,
千金也不能养肥你的身体。
槁木枯叶六年籍贯,
岁月渐晚,寒冷无衣袍。

诗意和赏析:
《西斋秋感二十首》以简洁而深刻的词语描绘了社会中人们的不同命运和境遇。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朝廷选拔官员的不公正与腐败现象的批评,以及对忠诚和道德的赞美。

诗词的开头部分描述了井田制度,井田是宋代中央政府分配给地方官员的土地,而贤能的人才却被贡献给了王都。这反映了官吏选拔机制的不合理和不公。接着,诗中提到了在农田边起身的人们,他们虽然在官府中工作,但地位卑微,只是胥吏,也暗示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批评了官吏们对于河汾地区两条道路的不公正分配,鞭算尚察此,废吏宁用儒。诗中的鞭算是指官吏进行计算和分配土地的方式,作者认为这种方式不公正。废吏宁用儒则指废弃的官吏反而更愿意使用儒学的知识。

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义和利的冲突。顾义不顾利,可与论唐虞,表达了作者对以德治国的理念的赞同。诗人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公正和道义,而不仅仅追求个人利益。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只看重外在的形式和表象,而忽视了内在的道理和真相。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失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抱公牍指办公文书,千金肥尔躯表示即使获得了权力和地位,也不能真正满足个人的需求和幸福。槁项泥六籍,岁晏寒无襦描绘了一个年老体衰、贫困无衣的形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转变。

整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