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友生。宋代。司马光。野际共为别,客亭芳草新。何心更执酒,满目尽伤春。今古无穷路,东西相背尘。行行复回首,不欲着鞭频。
《留别友生》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野外共同分别,客栈旁的芳草新鲜。
何必再拿起酒杯,眼中尽是伤春。
现在和古代都有无尽的路,东西方向相背的尘埃。
行走再回首,不愿频繁地抽打马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诗人与友人在野外告别,周围的芳草新鲜美丽。然而,诗人内心感到伤春悲愁,不愿再拿起酒杯。他意识到人们在现在和古代都面临着无尽的路途,而且东西方向相背,彼此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隔阂。最后,诗人行走时回首,不愿频繁地抽打马鞭,表达了他对于频繁离别的不情愿。
赏析:
《留别友生》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野外的景色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诗中的芳草新鲜和伤春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悲伤。诗人通过对现实和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于离别和分别的痛苦和无奈。最后,诗人回首时不愿频繁地抽打马鞭,表达了他对于频繁离别的不情愿和对于长久相聚的期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木芙蓉。明代。管讷。渚宫仙子耐清寒,笑倚西风脸渥丹。绛节三朝琼作佩,霓裳一曲翠为盘。夜霜渔屋灯前见,秋水人家画里看。可惜繁华易惆怅,锦官城上夕阳残。
赠梁渐子 其四。明代。陈邦彦。海氛初就平,骄敌犹匪茹。潢池有弄兵,逋诛在秦豫。材官非不足,往往烦召募。司农忧转饷,反裘未遑顾。遂使圣躬劳,况也诸曹署。草茅空有怀,所守在章句。温饱非良图,毛锥复何与。子房信文弱,乃复多智数。怀哉圯石人,斯人良可慕。君如对承明,何以借前箸。
菩萨蛮 代闺怨。清代。张学雅。纤纤眉月窥帘小。夜深人静闲庭悄。香袖倚栏杆。玉阶花露寒。钿筝弦断续。懒奏归云曲。微湿素笺红。灯前带泪封。
送超禅人归省亲。宋代。释心月。参玄曾未造玄微,肯学新丰十不归。归举清凉答佛话,教娘知有祖师机。
陇西行 其二。明代。徐熥。仗剑封侯事已非,闺中少妇葬征衣。玉门关内多边马,纵有游魂不敢归。
送人之官外岛。清代。阮超叙。六月南风欲送君,临歧人语那堪闻。扁舟明日千馀里,回首中山只白云。
留昌平四诗 其二 虎峪淙淙泉。元代。吴师道。居庸古塞口,诸峰并嵯峨。左转万栗林,黄叶堕残柯。路出草棘间,石沟泫微波。黄尘欻腾起,知有饮马驼。前趋俯绝壑,素砾没坡陀。穷秋水没竭,泓渟不盈科。无复声淙淙,虚名误来过。下马小徘徊,土屋依岩阿。野老向我言,深入水木多。前年邑中人,来此乘干戈。委蛇数十里,隘险无谁何。桃源志乐土,商山有遗歌。谁知战争场,咫尺隔网罗。欲游苦匆匆,斜阳下前坡。
食莲子忆师邵。明代。杨慎。锦杯曾醉碧池春,回首风光入梦新。今日临池剥莲子,却思池上咏花人。
游东观。宋代。吕愿中。郊原同按辔,杖屦陟青冥。山色混林樾,溪光照斗星。螺峰高插戟,兔径曲穿庭。□□一声远,千岩特地青。
郑深道饯曾宏甫台州之行见招风雨不能度溪桥。宋代。曾几。一觞相属费招呼,况复吾宗揽辔初。春雨春风俱作恶,溪南溪北顿成疏。刻残红蜡君哦句,挑尽青灯我读书。细故乖遐犹似此,功名不必问何如。
迎秋八首 其五。明代。王夫之。青山秋缓缓,白发鬓匆匆。赋笔期霜雁,琴心款夜桐。藕丝侵水碧,鱼眼泣波红。莲唱歌年少,江南一梦中。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七。唐代。王质。云空玉宇降重重,匣面双蟠小戏龙。夹路繁花香到骨,不如天上紫芝封。
甘州 答漱泉玄武湖见怀之作,即用其韵。清代。冯煦。去南鸿、影里望江城,秋色向人明。算衰杨断岸,枯荷残溆,曾照星星。还共探春湖上,单舸蹙霜棱。负了沤家约晓日渔罾。为报北来何事,只酒边芒角,消尽吴菱。梦淮东旧迹,烟草一程程。又临醒、白沙如雪,问荒山、疲马几时乘。君归也,灯前疏雨,且觅初酲。
过旧宫诗。南北朝。宇文毓。玉烛调秋气,金舆历旧宫。还如过白水,更似入新丰。秋潭渍晚菊,寒井落疏桐。举杯延故老,今闻歌大风。
和胡督学伯贤旅邸对月见寄。明代。黎民表。车马遥从宛洛来,又携清赏上燕台。南溟烽火侵云出,北阙寒光冒雪开。留滞金门惭报主,艰危麟阁正须才。天涯欲写思乡恨,清夜南楼许重陪。
七月十月五夜一再梦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宋代。赵蕃。谁云死别已吞声,此恨何年得遽平。林响风声雨萧瑟,败人残梦欲残更。
池南杂兴。清代。杨云松。凿石通幽涧,连筒纳沃泉。平渠波展镜,夹岸柳飞绵。射鸭青丝缴,沽春白打钱。雅游吾未倦,乘兴过前川。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宋代。陆游。昔自京口归,卜居得剡曲。地偏无市人,民淳有古俗。陋屋仅结茆,粗饭财脱粟。典衣以沽酒,九月未能赎。宁负翁子薪,耻售卞和玉。老身已如此,儿子亦碌碌。藏书幸无恙,自计不啻足。拾穗且浩歌,行矣堕鬼录!
薄酒。元代。彭炳。薄酒歌明月,清髯不解愁。此心无险薄,何处有恩雠。春水洄青涧,桃花绕白鸥。乾坤如小艇,罢钓足优游。
晨起雪作。宋代。赵蕃。苦寒不成眠,哀哉何时旦。拥衣听鸡鸣,有类巢木鹳。窗明若彷彿,自起寻宿炭。残炉星销尽,束緼分邻爨。频年惯羇旅,未省今日叹。为生乃至是,可复一笑粲。阴风忽悲吼,出户雪欲乱。所恨梅未开,不得争璀璨。
桃花口。清代。田需。午过潮痕寸寸生,邮亭长短数归程。湿帆暮雨桃花口,一棹樵风送客行。
西轩默怀敦复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小盆小石小芭蕉,水面纹生暑气消。明眼客来时一眄,已知吾意在鹪鹩。
楼玉台。宋代。陈宓。雨后杨花扑藕芽,东君雅兴正雄夸。酴醾叠叠能香玉,蛱蝶纷纷解舞花。夜暖蟾光初可玩,昼长乌景未应斜。东湖水满清明近,来看三分欲拆葩。
咏梅谨上尊大人领省。宋代。耶律铸。长笑庭花各样妆,竞呈春色占时芳。孤标冰雪年年伴,只作人閒独自香。
满江红。明代。叶纨纨。秋色澄清,烟光净、碧天寥廓。正此际、悲凉满目,岁华摇落。镜里流光私自惜,瑶台无路愁难托。奈新来、秋鬓不胜悲,浑萧索。问何处,堪栖泊。想蕙帐,悲猿鹤。更疏篱丛菊,草堂风择。无奈都成虚负了,尘劳客梦何时却。被西风、消息暗惊心,空思著。
送朱子颍 其四。清代。姚鼐。禹卿自入滇中路,不见陵云作赋才。剖竹西南仍放浪,挂帆江汉竟归来。往年使酒同燕市,九日悲歌上废台。此世论心常恨少,至今相望各怀哉。
蕃邦进象二首 其二。明代。郑真。广鼻深通两窍,长牙白耸双尖。沐浴天家雨露,贡来南海蕃暹。
和梅花百咏诗 其九十二 二月梅。明代。王夫之。□馡怕被素玚欺,青豆傍看玉蕊垂。听彻莺喉邀蝶舞,风流何必少年时。
食梨吟。宋代。邵雍。愿君莫爱金花梨,愿君须爱红消梨。金花红消两般味,一般颜色如烟脂。红消食之甘如饴,金花食之先颦眉。似此误人事不少,未食之前宜辩之。
琼林苑应制。宋代。寇准。凤跸出重城,宸游顺物情。槛花红蕊盛,苑树绿阴成。雨过池塘静,风来殿阁清。乐和尧酒满,千载乐升平。
满江红。宋代。黄机。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狂鲵剪,于菟缚。单于命,春冰薄。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清潭八景为朱景云宪副作 其八 大桥车马。明代。朱诚泳。绿树春江雨乍收,彩虹闪闪卧寒流。长途车马多於水,不解人间九折愁。
战城南。明代。韩上桂。昨夜城南战,三军混杀声。沉云天地结,积甲丘山平。厉血殷青草,衔伤接短兵。功成不爱死,岂独为微名。
壁侍者归自庐山以诗间讯。清代。徐端。壁公挑云庐山去,自我不见今三年。出家本是丈夫事,成佛不作文章禅。西竺东震非道二,心宗教意难言傅。何进寻我青阳岭,分我一滴庐山泉。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江革。宋代。林同。挽车极劳古,逃贼最间关。太息江巨孝,能为人所难。
自蒲赴湖早行作。宋代。晁补之。小隐幽情薄宦身,五更骑马寿安尘。春如流水行随客,晓与青山气逼人。报国丹心千载事,对花霜鬓一番新。秦吴绝域从来恨,我已能知莫问津。
乘閒结伴蹑丹梯,海晏天清望不迷。城倚粤台开杰阁,地邻萧院叩禅栖。
云山极目千愁豁,烟树平临万象低。每叹词盟羁宦远,壶觞何幸得同携。
冬日初晴登镇海楼历粤秀诸山同张孟奇计部黄士明太史分赋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乘閒结伴蹑丹梯,海晏天清望不迷。城倚粤台开杰阁,地邻萧院叩禅栖。云山极目千愁豁,烟树平临万象低。每叹词盟羁宦远,壶觞何幸得同携。
镜湖女。宋代。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橶,家家以舟作生业。女儿妆面花样红,小繖翻翻乱荷叶。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贾常侍林亭燕集。唐代。韦应物。高贤侍天陛,迹显心独幽。朱轩骛关右,池馆在东周。缭绕接都城,氤氲望嵩丘。群公尽词客,方驾永日游。朝旦气候佳,逍遥写烦忧。绿林蔼已布,华沼澹不流。没露摘幽草,涉烟玩轻舟。圆荷既出水,广厦可淹留。放神遗所拘,觥罚屡见酬。乐燕良未极,安知有沉浮。醉罢各云散,何当复相求。
怀陶叟。明代。袁凯。陶叟今何在,迢迢江水东。瓜田连暮雨,荷屋近秋风。本在羲皇上,聊游鹿豕中。几时春夜饮,还对烛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