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足萧萧意

出自宋代杜范的《次会再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zú xiāo xiāo yì,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古殿后多竹,虚檐前可床。
炎歊於此却,胸次要人当。
自足萧萧意,时来细细香。
曲肱无一事,闲为属诗忙。
()
多竹,要人,自足,萧萧意,一事

《次会再和》是宋代诗人杜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殿宇后面繁茂的竹林,虚檐前摆着一张床。在这里,作者独自一人享受清凉,思考着心中的事情。他感到内心深处的宁静和自足,当时的时光流逝得很慢,散发着细腻的芬芳。作者曲肱无忧,只是闲暇时刻将自己的思绪化为诗篇。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古殿后竹林的存在给人以凉爽的感觉,虚檐前的床象征着闲暇和自由。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能够远离尘嚣,独自思考人生的真谛。他感到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时光似乎变得缓慢而细腻。他没有繁琐的事务困扰,只是把自己的思绪化为诗歌,以此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让读者感受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他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通过与自然相融合来获得心灵的满足。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致入微,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人的闲暇和自由也体现了他们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投入。

总之,《次会再和》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人将自己的思绪化为诗篇,展示了他们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投入。这首诗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杜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