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朗读

译文

留恋京城,还在京城徘徊,脚步因重迭的山停止不前。
登上石头山高处看皇宫,感到皇宫很近,眺望远方风起云涌。
荆、吴远方都被高山挡住视线,江河湖海都波涛汹涌。
空中飞回又恨身无羽翼,象这样的别离之情怎么受得了。

注释

将发:即将出发。
石头:山名,在今南京市西长江边。
烽火楼:利用烟和光来报警而建造的高楼。
踟蹰(chí chú):住足不进的样子。
躧(xǐ):鞋,这里作踏解。
曾阿:同“层阿”,重迭的山。
墀阙(chíquè):是指宫殿。墀,即丹墀,指宫殿的红色台阶。阙,指宫殿门左右对峙的一对高建筑物。
荆: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因湖北刺山而得名。
吴:今江苏、浙江、安徽一带。
山岫(xiù):山峰。
其如:即如其,象这样。

参考资料:

1、殷海国.山水诗奇葩——谢灵运谢朓诗选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05月:118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创作背景

  齐武帝永明八年(490年)八月,任随郡王萧子隆为荆州刺史。明年,谢眺跟随王去荆州上任。临走时登上京都建康西首的石头山上的烽火楼,因感而发,写成此诗。   

参考资料:

1、王克俭主编.谢脁江淹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2010:52

赏析

  这首诗开头两句吟后顿觉一种惆怅忧伤的气氛透入心扉,眼前仿佛看到这样一位青年,他满面愁容,步履迟疑地走出京城,向着江边的山上一步一步地往上踏行。他之所以“徘徊”,“踯躅”,是因为他对“京邑”“恋”念极了。“恋京邑”为一篇中要领。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皇宫在京邑中,是诗人日常出没之处。建康为东吴、东晋古都,古迹胜景不胜枚举。诗人登上烽火楼,既没有放眼江天山野,一抒久处“墀阙”之怀,也没有凭吊陈迹,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首先回首俯视“墀阙”。他平素身处墀阙,似乎对墀阙看犹未足,而来登此烽火楼作一饱览。按理说,他此日登楼所望“墀阙”,比他平日所见应是远了。但诗人在此却说是“近”了。这乍想似乎违于理,但深思后便觉合乎情。这“近”字实从首句中“恋”字而来,因其“恋京邑”,故视京邑中的一切便反远为“近”了。“近”字凝结着诗人对京邑、墀阙的无限深情。前三句写京邑,“眺迥”句与上句对举,转写荆州。他对京邑是那样的“恋”,对即将赴任的荆州,诗人也以三句作答。据《南齐书》本传载:谢朓去荆不久,便被同僚王秀之向武帝告密,武帝随令“朓可还都”。据此可知,荆州随王府的人际关系是复杂的。谢朓对此也当早有所料,故“风云多”一语,绝非简单的写景,而实隐含着对此去荆州的畏惧之情。

  接着两句,隐含此情尤深:“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荆吴之间,有山有水。山水本是诗人素性爱好玩赏之自然景物,此时却成了他的惆怅忧郁的象征。山是阻隔两地之情的障碍,江水有着险不可测的波澜。诗人此去荆州福祸未卜,一腔心事咏叹无端,移情于景,以寄托其畏惧之思。

  “归飞”一句,笔意陡转,神思飞越,由将去而未去荆州的此时,想到去荆州后思归之日,陆地有山岫相阻,水路有澜波惊扰,空中又恨身无羽翼。未去荆州时,已对京邑恋不可舍,去了荆州,遇上人事趄必将更“恋京邑”。“恋京邑”而归不得京邑,其心境之愁苦忧思,亦必十倍于今日。忧思及此,笔锋再一转:“其如别离何?”自我提问道:早知日后愁苦,何必今日离此京邑而去荆州呢?

  这首诗以“恋京邑”提携全篇,明写京邑可恋,暗写荆州可畏。由情及景,以景融情,由今及后,由后复今,妙笔回还往复,互为呼应。诗意含蕴,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877-879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谢朓朗读
()

猜你喜欢

薄命头欲白,频年嫁不成。
秦娥未十五,昨夜事公卿。
岂有机杼力,空传歌舞名。
妾专修妇德,媒氏却相轻。
()

草际生曙色,林端收暝烟。露花泣啼脸,风叶弹鸣弦。

农家喜铚艾,行歌向东阡。大道无狭邪,平原多稻田。

()

去去草堂远,怀人藜杖过。青林散山霭,翠壁吹江波。

竹里鸠声切,吟边野兴多。相看皆道气,白日卧云萝。

()

雁还高柳北,春归洛水南。日照茱萸领,风摇翡翠篸。

桑间视欲暮,闺里遽饥蚕。相思君助取,相望妾那堪。

()
结交不在久,倾盖如平生。
识子今几日,送别亦有情。
子生公相家,高义久峥嵘。
天才既超诣,世故亦屡更。
()

玉关人去年年梦,铁马秋来夜夜鸣。绝域正悬长别泪,悲风又送断肠声。

响侵捣练楼前月,心绕吹笳塞外营。思妇纤腰消瘦尽,还闻飞骑取龙城。

()
老去相看终惨淡,秋来无赖对婆娑。
任从叶逐西风去,要听庭宽夜雨多。
()

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红泉浸瑶草,白日生华滋。

箬屋开地炉,翠墙挂藤衣。看经竹窗边,白猿三两枝。

()
缥渺层峦出画阑,半空长锁白云閒。
一弓斜折蜀江水,八字平分汉渚山。
眼入中原鸿去迥,手摩华表鹤飞还。
好天谁遣成南北,遗限悠悠落照间。
()

秋月映秋波,清彻世无比。犹似见亲心,泪洒枫湖水。

()

疏拙违时会,沈沦想异才。我方饵芝朮,君尚卧蒿莱。

文字江关隐,勋名鬓发催。龙渊勤拂拭,莫但委浮埃。

()

玉人下瑶台,香风动轻素。
画角弄江城,鸣珰月中堕。
()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巵。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
统师靖百蛮,鸟道行踪绝。
白气宵贯斗,游龙晓驰铁。
层褵无曳云,空江有寒月。
肃肃旋车轸,悠悠荡旌节。
()

莺舌轻调,燕泥新缀,蝶梦先醒。篱落谁家,夭桃临水,横放一枝红影。

此时无奈,青楼音信,却似瓶沉玉井。叹青春、容易抛掷,早过二分光景。

()

湖平风稳送归航,望隔严滩七里长。更上高峰尽高处,黄花新酒醉重阳。

()

卿家好园馆,近郭复经廛。云沼野光润,林峦秋气鲜。

广庭不直达,幽榭或斜穿。招我云鸿曲,酬之岩桂篇。

()
()
寅奉昌图绍庆基,选抡多士叶前规。
乡闾荐拔期无滥,草泽搜罗讵有遗。
德举况逢全盛日,计偕咸造广场时。
春官任职当求善,宗伯抡材务得宜。
()
吾家笑疾自士龙,我才虽卑笑则同。
纷纷世事何足计,尽付抚掌掀髯中。
清樽可醉风月好,虚空万象皆绝倒。
问居此笑是喜不?道得老夫输一筹。
()

为恶都缘自放多,私根随处费消磨。从今要术须归约,履薄临深养太和。

()
好灯须买不论钱,别有玻璃价百人。
教下贵人多预赏,买时长在一阳前。
()

银蒜低垂睡起迟。楝花天气耐相思。羞对镜,怯吟诗。

午倦添香入被池。

()

龙虎钟山百战雄,朔风吹浪下艨艟。雕戈压阵黄沙断,铁锁沈江赤烧空。

鳷鹊观消春雪里,凤凰台冷暮云中。由来帝业终荒草,铜狄何曾恋汉宫。

()

濯魄盈盈立,无花亦自香。更从向暖处,先为逗春光。

瘦影浮僧舍,疏枝亚女墙。好呼山上月,还为奏霓裳。

()
一尧禅臣后,洗耳急归休。
邻叟嫌泉浊,牵牛饮下流。
()

陈遵能好客,选伎得邯郸。酒借红颜宠,歌翻渌水寒。

人居金世界,醉倚玉阑干。春事无劳问,桃花入座看。

()
去水汤汤萦屿转,前山恰恰与云平。
仆夫应怪微吟苦,宁诚江头送目情。
()

稠花乱蕊裹江滨,地迥难招自古魂。

一望青山便惆怅,空馀金碧半尘昏。

()

雨晴闲向百岩游,今古都成一段愁。老衲解回山下虎,真人跨入洞中牛。

水流花落三春暮,鸟没云沉万事休。有道碑前空堕泪,往来谁复共仙舟。

()
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
到头人事控抟难,与拙底、无多来去。
痴儿妄想,夜看银汉,要待云车飞度。
谁知牛女已尊年,又那得、欢娱意绪。
()

水仙祠外西湖西,凉风吹浪湖外湄。垂杨掩映白沙里,云是偃月钱公堤。

片时月上画楼东,双桥影落霜镜中。天涯塔火半明灭,数声敲断僧寺钟。

()

同侪俱不贱,株守独如何。夜月闻鸡舞,秋风拔剑歌。

才原怜我拙,事已让人多。惭愧王章妇,相依十载过。

()

佳辰聘望给孤园,白祫初成气候暄。春日渐添风物美,空山真隔市朝暄。

歌催酒盏当筵急,坐爱花枝满目繁。眼底同君聊一醉,吴台梁苑底须论。

()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

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

()

我是白沙门,块然一顽铁。仰视林缉熙,天地自悬绝。

感兹铸颜功,红炉一点雪。何处浴沂归,吟弄香泉月。

()

竹外啾啾宿鸟喧,须臾客去月黄昏。山童扶客苦无力,付与娥姮送到门。

()
台岳幽人兴不凡,携筇相别欸柴关。
高情共乐皇风远,真气潜通浩劫间。
绿绮静闻沉俗格,榴花深引渍童颜。
再听玄旨知何日,时望片云归故山。
()

墙下红葵,向斜阳、犹开那时颜色。半捲绣帘,独倚雕阑,泪眼为谁长滴。

九疑烟雾连蓬岛,蜚鱼去、浑无踪迹。旧游处、空馀满地,绿苔堆积。

()

海门东畔是三沙,绝域孤城去路赊。紫蟹银鱼充顿顿,红椒金橘种家家。

地邻员峤仙人宅,门系河源使者槎。枳棘元非栖凤处,故应归思满烟霞。

()

诏赴天长,敕修堂宇,道弘一布归真。我师玄化,谭马并加恩。七朵金莲显异,清朝喜、优渥惟新。重宣至,车乘驷马,祝谢圣明君。皆成诸法会,亲王宰职,里外忠臣。遇太平真乐,道德洪因。更望参玄众友,遵三教、千古同欣。齐回向,吾皇万寿,永永御枫宸。

()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
挂冠虽在远,遣札不忘忠。
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
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
谁言定水禅,入定似枯木。
飞入广寒宫,收得香万解。
()

霜净波平水落湾,我行正在画图间。帘钩不用怕风日,且看江南江北山。

()
物久必自化,化之犹骞腾。
当自厕中蛆,去作盘上蝇。
飞声既混鸡,歛迹何疑冰。
寄言漆园吏,已知鹍与鹏。
()

牛羊日晚下烟坡,病眼看花手自摩。千里家乡曾梦到,一年风景最春多。

樽前有酒须相觅,眼底无愁可奈何。王事虽劳吾敢惮,犹胜乘雪下蓬婆。

()
丹青徒有逞喧哗,有足由来不是蛇。
杀将破军为柱国,君今官极更何加。
()

琉璃光里人间晓,俨若灵山未散时。不是青衣轻漏泄,个中消息有谁知。

()
衰年慕栖息,役役殊未休。
天明发东郭,日晏泊西州。
岂其千金躯,为此一餐谋。
宿麦青已郁,稚桑黄亦稠。
()

萧晨骑马出皇都,闻说埋冤在路隅。

别我已为泉下土,思君犹似掌中珠。

()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

君子如真金,真金刚不改。小人如浮云,瞬目多变态。

随世良独难,殉道乃无悔。近日崔菊坡,坚卧辞鼎鼐。

()

六阅淳熙祀,秋高日仲辛。大君敷涣号,重屋荐明禋。

玉辂兴清庙,龙旂亘紫宸。云阴连夜解,霁色一朝新。

()
君才雄万夫,少也备文武。
前年有疆事,假守在淮浦。
小试三里城,已可因吾圉。
诸公识献纳,见贤自当举。
()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旧。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盛英才、载量车斗。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
云间刁斗过边州,沙际丘亭舣客舟。
涨水方忧三峡嶮,短筇犹作两岩游。
蛟龙矫矫拏云起,琴筑泠泠绕榻流。
未死人生谁料得,会来携客试茶瓯。
()

渭川通野戍,有路上桑干。独鸟青天暮,惊麏赤烧残。

高秋辞故国,昨日梦长安。客意自如此,非关行路难。

()
当阳生处好溪山,翠滴温公宝墨斑。
线溜一泓凉意足,须臾肤寸遍人间。
()
昏昏瞑色,乱叶拥云扉。
渚兰风润,庭桂露凉,香动秋帏。
独向闲亭步月,阑干瘦倚,此情惟有天知。
纵如其。
()
分悲玉瑟断。
别绪金樽倾。
风入芳帷散。
缸华兰殿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