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丧毕转依依

出自宋代陈普的《论语·闻政章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nián sàng bì zhuǎn yī y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善言善行颜闵冉,子贡依然与有之。
可是晚年深性道,三年丧毕转依依
()
善言,善行,丧毕

诗词:《论语·闻政章四首》
作者:陈普(宋代)

中文译文:
善言善行颜闵冉,
子贡依然与有之。
可是晚年深性道,
三年丧毕转依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出自陈普的《论语·闻政章四首》,以表达对闵子贡在言行方面的赞赏和敬佩之情。陈普通过咏史抒怀的方式,赞美了颜回和子贡这两位圣贤门下的学生。

首先,陈普提到颜回的善言善行,意味着他在言语和行为上都具备高尚的品质,展现出一种道德上的典范。颜回作为孔子的学生,他的言行充满智慧和善良,深受陈普的称赞。

接着,诗中提到子贡依然保持着与颜回相似的品质。子贡是孔子的另一位学生,他的言行也备受推崇。这种言语和行为的高尚品质,让子贡成为颜回之外的另一个典范。

然而,诗中提到了晚年深性道的情景,意味着颜回和子贡在晚年更加坚守道义和修行,对道德准则持有更深的理解和追求。此处的"深性道"表达了他们对道德修行的执着和追求,显示出他们的道德境界更加崇高。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三年的服丧期过后,颜回和子贡仍然对先贤的教诲念念不忘,依然保持着对道德的追求和敬畏之心。这种依依之情表达了他们对先贤的尊崇和对道德的恪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颜回和子贡的赞美,表达了对善行善言的推崇,对道德修行的追求以及对先贤的敬仰之情。通过这种赞美和追思,陈普表达了对道德价值的重视和对圣贤品质的讴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