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篇大义尽堪闻

出自宋代陈普的《咏史上·伏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piān dà yì jǐn kān wé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嬴蹶刘兴齿舌存,百篇大义尽堪闻
孝文无意修王制,古典重遭伏胜焚。
()
大义:1.代表正义的道理。2.夫妇之义,谓婚姻。3.文章、论著或理论的精要之处。
无意:(动)没有某种愿望或心思:~当官。②(副)不是故意的;非自觉的:~提起往事,惹她大发脾气。[反]成心|故意。
王制古典:(名)古代的典章制度:事合~。②(名)典故。③(形)古代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正宗或典范的:~文学|~哲学。

《咏史上·伏生》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这首诗词以史书中的人物伏生为主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伏生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
嬴蹶刘兴齿舌存,
百篇大义尽堪闻。
孝文无意修王制,
古典重遭伏胜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伏生的形象,抒发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伏生的敬仰之情。

首句"嬴蹶刘兴齿舌存",表达了伏生在历史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嬴蹶"指的是嬴政和刘备,两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兴齿舌存"则意味着伏生的智谋和才能被后人所传颂。

第二句"百篇大义尽堪闻",指的是伏生的众多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和道义。这些著作传世至今,被人们广泛传诵,堪称大义之作。

第三句"孝文无意修王制",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孝文帝刘恒。他并没有意图修复旧有的王朝制度,而是推崇一种新的统治模式。

最后一句"古典重遭伏胜焚",表达了古代经典著作遭到伏生的批判和摧毁。这句诗意味深长,暗示了伏生对古典思想的重新评价和重建。

整首诗词通过对伏生的赞美和历史事件的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伏生才智的钦佩。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对古代经典的重新审视和反思,呼唤着新的思想和制度的诞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