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翼私行更可悲

出自宋代陈普的《咏史下·曹操七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i yì sī xíng gèng kě bē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迁都避宇岂男儿,子翼私行更可悲
四顾次且天狱裹,蚤如仲达卤城时。
()
迁都,男儿,私行,可悲,天狱,卤城

《咏史下·曹操七首》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曹操迁都以避免战乱,这难道是一个真正的男儿所应有的行为吗?他的儿子曹丕私自行动更是可悲。他四处张望,感觉仿佛置身于天堂之狱,早已如同曹操当年困守卤城的时候。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曹操的行动进行咏史,揭示了曹操迁都和曹丕私行的事实,并对其进行了批评。诗人认为曹操的迁都行为不符合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风范,而曹丕的私行更是不可取的。通过对曹操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曹操及其子曹丕的不满和批评。

赏析:
陈普以咏史的方式来表达对曹操及其子曹丕的看法,突显了历史人物在政治和个人行为方面的重要性。诗中对曹操迁都的行为进行了质疑,认为这种逃避战乱的行为并不符合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品质。而曹丕的私行更是被批评为可悲的行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点评,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人物品德和行为的价值观。

这首诗词通过咏史的手法,既传达了历史事件的内容,又抒发了诗人对曹操及其子曹丕行为的不满和批评。诗人对曹操迁都和曹丕私行的刻画,既显示了历史人物的形象,也展示了诗人对人物品德的关注。整体而言,这首诗揭示了历史人物的行为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点评,提出了对道德和品德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