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帛有名终累人。宋代。陈普。云作交游山作宾,道心为主自安贫。柴门无钥见同物,竹帛有名终累人。绿水一潭澄静性,青山万叠裹闲身。纷纷望拜马蹄下,不见胸中万斛尘。
《答友人》是宋代陈普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自足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于名利之事的淡漠。
译文:
云作交游山作宾,
道心为主自安贫。
柴门无钥见同物,
竹帛有名终累人。
绿水一潭澄静性,
青山万叠裹闲身。
纷纷望拜马蹄下,
不见胸中万斛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陈普对于宁静淡泊、追求道心的生活态度的回应。诗中以云作交游、山作宾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诗人以道心为主,自我安慰贫困的生活。他提到柴门无钥,是指他家贫无法锁门,因此他见到的都是与他一样的贫困之物。而竹帛有名终累人,表示追求名利之事只会使人陷入无尽的忧虑和束缚。
接下来的两句“绿水一潭澄静性,青山万叠裹闲身”描绘了诗人的心境。绿水潭澄清而宁静,代表诗人内心的平和和安静;青山万叠则象征着自然的美好景色,将诗人的身心裹住,使他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
最后两句“纷纷望拜马蹄下,不见胸中万斛尘”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态度。纷纷望拜马蹄下,形容众人寻求名利的场景,而诗人却不见胸中万斛尘,意味着他内心没有对名利的渴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追求清贫和宁静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于名利的淡漠和对于自然的热爱,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超脱。整体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和禅意,使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