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酬心世所吁。宋代。陈宓。笄年逾十便孀居,苦教孤儿共瘁劬。咸叹邹公如令子,不知冀缺是贤夫。贫能守志人难及,养不酬心世所吁。我咏国风长大息,共姜谁谓在今无。
《挽杨夫人》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笄年纪已过十岁,杨夫人成了寡居之人,辛苦地教育孤儿,与他们共同忍受辛劳。大家都感叹邹公好像亲生子一样,不知道冀缺是个贤良丈夫。贫穷的人能够保持志向是很难能及的,养育无法回报心意,世间都在叹息。我歌颂国风久已消失,共姜的人在今天谁还能说存在呢?
诗意:
《挽杨夫人》以深情的笔触写下了杨夫人的辛酸遭遇和她对孤儿的悉心教育。诗人对杨夫人的付出表示敬佩,同时表达了对邹公的惋惜,他没有认识到冀缺的优秀品质。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歌颂了已经逐渐消失的国风,寄托对共姜的美好祝愿和对过去时代的怀念之情。
赏析:
《挽杨夫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贫穷、孤儿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诗词通过描绘杨夫人的境况,展现了她在艰难环境下的坚韧和奉献精神。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邹公的评价,反映了社会对于真正优秀品质的误解和忽视。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国风的怀念和对共姜的思念,折射出作者对过去时代的向往和对当下社会的失望。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杨夫人的描写,展现了生活中坎坷和困境中的人们的奋斗和付出。同时,诗人也在不经意间揭示了社会对于真正美好的事物的遗忘和忽视。最后两句以国风的消失和共姜的缺失作为象征,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整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又启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
陈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