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画生。宋代。陈宓。衰颜不似十年前,今日重模一惘然。拟向沧洲寄尘迹,凭君归报小蓬仙。
《与高画生》是宋代陈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衰颜不似十年前,
今日重模一惘然。
拟向沧洲寄尘迹,
凭君归报小蓬仙。
译文:
衰颜不如十年前,
今天我重回模样,却感到迷茫。
打算将我的尘迹寄往沧洲,
请你归还给小蓬仙。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人感觉自己的容颜已经不如十年前那般年轻,重新回顾过去的模样,却感到迷茫和困惑。他决定将自己的尘世烦恼和陈迹寄托给沧洲,希望有人能够将这些传递给小蓬仙,或许是期望得到某种解脱或启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和自身变化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己衰颜与迷茫的描绘,传达了人们在时光流逝中面临的无常和迷惘。将自己的尘迹寄托给沧洲,意味着诗人希望将自己的烦恼和疑惑放逐于远方,或许是期待得到某种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整首诗情感沉郁而深沉,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间。通过对时光的反思和对自我状态的反思,诗人与读者共同面对人生中的变化和无常,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希冀。这种对光阴易逝和人生迷茫的思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也是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共通的情感体验。
上益公十绝为寿·苍官。宋代。刘过。东封已受大夫封,又入丁公吉梦中。祗道济时作舟楫,茯神尤有济人功。
又游张氏园得西字。明代。陈履。清赏追河朔,名园得郭西。登台苍霭合,徙席绿阴齐。地僻喧俱寂,花深径欲迷。尘劳如暂息,应此托幽栖。
述征诗 其二。明代。赵进美。晓郭下春星,江月闻扣舷。初辞岭海目,遂觉山川妍。宿云丽中椒,回沙灼清涟。夭夭桃始华,岸鸟鸣柔烟。群动顺嘉辰,我行方沛然。触类异欢戚,道远情屡迁。双桡漾初日,急濑摇高天。独谣托遐心,浩荡白鸥前。
题爱日堂。明代。夏良胜。婆娑椿树碍曦光,移向庐陵孝子堂。白发侵寻蝇黍字,青山八十主宾觞。祝词须到看桃实,益算从教与线长。安得老人问消息,铭心未肯说存亡。
南歌子 其四。宋代。石孝友。畴昔飞鸾侣,而今断雁行。西风岭外下斜阳。无赖一钩新月、挂人肠。双泪沾襟袖,孤灯对客床。枕馀衾剩只残香。别得娇痴不睡、也思量。
初入罗浮山径 其二。明代。欧必元。登高聊骋望,磴道转逶迤。何石非三岛,无花不四时。篆符分竹叶,仙鸟啄灵芝。倘问长生诀,应寻华子期。
咸平亲郊八首 其五 酌献用《禧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大报于帝,盛德升闻。醴齐良洁,粢盛苾芬。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元代。方回。万事心空口亦箝,如何感事气犹炎。落花满砚慵磨墨,乳燕归梁急卷帘。诗句妄希敲月贾,郡符深愧钓滩严。千愁万恨都消处,笑指邻楼一酒帘。
寄怀海刚峰同年 其一。明代。郭棐。京国分携后,江云怅望馀。风烟阻南北,岁月惜居诸。雪拥袁安阁,花迎潘岳舆。思君不可见,蟾影入窗虚。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 其六。元代。赵秉文。阿母瑶池去,应归海上峰。宝奁空有象,练幄静无踪。孝享严三庙,舆仪备九龙。献陵今密迩,挥泪洒楸松。
游水东院二首。宋代。李流谦。暝角传风远,昏帆到浦迟。草犹矜晚翠,麦正及春饥。客雁无留意,残云有去思。浊醪不禁醉,聊藉晚风吹。
次韵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元代。方回。鱼龙古仙翁,诸人赖私淑。五教绍虞敷,六艺极周郁。邦侯绝相知,异君大雅姿。胡欲撤皋比,不愿为人师。老我羽已铩,栖此鹪鹩枝。君当上青云,阿阁巢长离。
亲耕籍田七首。清代。佚名。畟畟良耜,我田既藏。土膏其动,在日载阳。执事有恪,于此中邦。农夫之庆,栖亩馀糧。
呈游子明二首。宋代。赵蕃。频乘信州船,屡泊云锦驿。登临有胜绝,偃蹇费收拾。令君名能诗,公事多暇日。傥可付篇章,大胜资粟帛。
冬华一夜霜。宋代。陈普。天地生万物,节度各有常。毫发不可乱,奉时以行藏。不惟寡悔吝,尤可免折伤。倘不如所受,一一皆自伐。今年初冬月,造物如不详。阴阳忽倒植,连朝状春光。无知桃李辈,定序忽迷忘。点缀老枝上,纷纷发出狂。一桂为倡首,弹冠起群芳。杏思作霞燥,梨亦拟雪香。西蜀亦不远,得无欺海棠。洛阳近咫尺,能不动花王。冻蜂与寒蝶,入秋皆死僵。向令当此日,鼓舞又一场。安知理自在,此事无久长。一夕天地正,严风动昏黄。吹起四泽水,结为万瓦霜。凌晨为着目,憔悴不可当。萎形与死状,贻笑於大方。古来此事多,青史长相望。惟有知道者,进退不狂扬。有莘必三聘,幡然始就汤。草庐亦三顾,然后起南阳。万牛挽不至,料饵岂足尝。贾生一召至,未期在帝旁。不知怒绛灌,一落千丈强。孝文且如此,何况景武皇。申辕见汉武,席不暖客床。昭昭万古监,赵绾与王臧。当时蒲轮至,老推皆腾骧。焉知青云路,转眼成灾殃。大抵天下事,进退贵审量。欲速则不达,骤进祗取亡。善人忽急合,善事有当防。轻浮非君子,躁急最不祥。骑虎作麒麟,驾鹗凤凰。九疑峰对面,盘谷且徜徉。
恻恻吟 其七。明代。彭日贞。张乔为雨也为云,梦断残钟不可闻。待月真身何处去,空令人赋忆双文。
念奴娇。宋代。苏仲及。问梅何事,对岩东微笑,暗中轻馥。韵绝姿高直下视,红紫端如童仆。绕树千回,临风三嗅,待与论心曲。何人还解,为伊特地青目。潇洒些个精神,谁怜孤瘦,正无语幽独。不许春知应自负,一生风月心足。傲雪难陪,欺霜无伴,耿耿横修竹。纷纷桃李,□□□□□□。
杨柳枝 其三。清代。郑文焯。暂理愁眉试半妆,舞衣叠泪损宫黄。晴丝绕遍天涯路,不为离人续断肠。
辞家口占授小儿及诸生。明代。吴与弼。适楚归来又适闽,桃溪柳涧踏清晨。服膺素有前贤命,流水行云任我真。
端州别儿侄辈取道粤西之湖北。明代。黄公辅。维缆端城畔,徘徊未忍西。秋风云影乱,江雨柳容低。飒飒扬帆去,山山听鸟啼。衙斋看菊蕊,期尔武陵溪。
荷花。宋代。徐积。池上交加碍钓船,汉宫新妓约三千。绿箩枝叶能承露,红玉肌肤不惹烟。巫峡已曾萦客梦,西施何处掷金钱。无人为把秋香惜,聊借西风赠此篇。
丁巳游大雄寺有陈朝桧。宋代。葛胜仲。古殿藻井高,榱桷穷壮丽。黄金四佛榜,煌煌曼卿字。廷中桧异状,封植天嘉岁。直干龟鹤年,樛枝龙蛇势。阴森历九朝,知阅几兴废。石根青铜柯,孤高方得地。应笑凡草木,俛仰见癯瘁。缅怀陈季年,三阁事瑰异。后庭唱未阕,已作堕井计。独此岁寒姿,与佛常阅世。寄谢青牛宫,勿轻大雄寺。
寄马介堂高州 其一。清代。丘逢甲。莽莽罗浮别旧封,将台移筑武坛峰。乡心万里怀金马,军令三秋肃石龙。
寿杨浩斋二首。宋代。程公许。驾鹤飞来白玉京,疏髯秀色自仙真。要看转物天机密,更念居间学力报。孔孟以来扶坠绪,义黄向上属谁人。雅知仁静宜黄耇,仙谷烟霞不尽春。
挽郑恭老少卿。宋代。杨万里。天不遗耆老,人谁尚典刑。向来卿月白,无复史天青。诗泒回风雪,心源贝叶经。故应书带草,和露泣康成。
重阳后一日陪宪节登清音亭饮见易亭即席和韵。宋代。程公许。一封谏疏彻银台,感愤题诗醉墨堆。唤醒菊边秋寂寞,烂游松下迳萦回。参军逸韵频欹帽,诗老多情不放杯。胜日追随容湛辈,从容归骑不须催。
送临湘成公还至源寺寺时有火灾 其三。明代。袁宏道。庵主须眉依旧青,檀那施得几星星。踢瓶且免输山子,楷背何须唤古灵。
琐窗秋暮,梦高唐人困,独立西风万千恨。又檐花、落处滴碎空阶,芙蓉院、无限秋容老尽。
枯荷摧欲折,多少离声,锁断天涯诉幽闷。似蓬山去后,方士来时,挥粉泪、点点梨花香润。断送得、人间夜霖铃。更叶落梧桐、孤灯成晕。
洞仙歌(雨)。宋代。陈亮。琐窗秋暮,梦高唐人困,独立西风万千恨。又檐花、落处滴碎空阶,芙蓉院、无限秋容老尽。枯荷摧欲折,多少离声,锁断天涯诉幽闷。似蓬山去后,方士来时,挥粉泪、点点梨花香润。断送得、人间夜霖铃。更叶落梧桐、孤灯成晕。
姚源忆故人 赴黄?醮赠道众。金朝。马钰。寻神救苦酬予愿。海角天涯心遍。暗诱人离火院。物外真修炼。寻思地狱心寒颤。救拔亡灵经念。枷锁自然脱免。总赴蓬莱宴。
鹿苑禅寺。宋代。范洁。晋远风流八百年,虎溪无复社中贤。爱斯吐月吞风屋,有此开花结子莲。直使渊明通耿介,亦教灵运费攀援。知师戒洁方投社,欲对松窗设榻眠。
答魏老 其二。宋代。徐积。一片山中云自飞,葛巾有酒琴无徽。陶公自是秋风客,不见黄花未肯归。
九日与同年沈贯卿饮月墅。宋代。方岳。自摘黄花插满头,谁怜白发不禁秋。同年肯过卢仝屋,九日共登王粲楼。天气政为吾辈设,酒香莫对俗人篘。渠侬尽把茱萸看,更与渊明风马牛。
赠别陈县丞纶。明代。梁兰。三载哦松间,一如下车初。政事岂不烦,才力自有馀。兹晨当弃去,轩盖盈交衢。父老谷中至,再拜倾酒壶。各言恒具瞻,莫若贤大夫。龙飞抚昌运,仁明迈唐虞。引领希重来,善保千金躯。
菩萨蛮。宋代。闻人武子。晴风吹暖枝头雪。露华香沁庭中月。屏上小江南。雨昏天际帆。翠钗香雾湿。侧鬓云松立。灯背欲眠时。晓莺还又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