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与讲是吾忧。明代。陈淳。君当民社戴星游,我玩箪瓢守故丘。袂自此分何所憾,学无与讲是吾忧。圣心未可窥觇得,道体难从寡陋求。鳞翼元无南北间,时推绪论发蒙不。
《送王子正宰长乐二首》是宋代陈淳的诗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王子正宰的送别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身修行和学识的思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人生观。首先,诗人自称"我",将自己与"君"即王子正宰相对照,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王子正宰游历四方,享受人民的赞誉,而作者却守在故乡,过着简朴的生活,用箪瓢作为生活器皿。这种对比揭示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漠态度,强调了自己对内心修行和学识的追求。
其次,诗中提到"袂自此分何所憾,学无与讲是吾忧",表达了作者对于学识和智慧的追求。他认为自己分离王子正宰并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学问和修养。作者以"学无与讲"来形容自己对学问的追求,强调了学习本身的重要性,而非追逐功名或是表面的知识。
最后,诗中提到"圣心未可窥觇得,道体难从寡陋求",反映了作者对于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境界的追求。他认为圣人的心境是无法完全理解的,道德的境界也难以从狭隘的视角中获得。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智慧和道德境界的谦逊和敬畏,也体现了他对于自身修行的期望和苦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省,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强调了学问和修养的重要性,同时展示了他对于智慧和道德境界的追求和反思。这些思想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也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内心境界和人生意义的关注。
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
陈淳。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 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