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寺。唐代。罗隐。晚景聊摅抱,凭栏几荡魂。槛虚从四面,江阔奈孤根。幽径薜萝色,小山苔藓痕。欲依师问道,何处系心猿。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罗隐。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四。明代。陆深。莺啼燕语各分明,最爱春声自物情。风送夕阳宾客退,一帘香雾浪纹生。
捣练子 陇州萧防判言,将来宜人分娩,是儿。金朝。马钰。好性子,好性怀。不须香火不须斋。戴云包,免了灾。内修个,不凡胎。忘机绝虑屏尘埃。产灵童,有大才。
晚菊。唐代。韩愈。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
政和鹿鸣宴五首。清代。佚名。思乐泮水,承流辟雍。思皇多士,贲然来从。雝雝济济,四方攸同。登于天府,维王是崇。
探访信。清代。高篃。旧游处。有蕙扇萦花,榴裙浣雨。自片帆人远,芳情向谁诉。江南何限消魂事,怕读伤春赋。倦东风、燕筑香巢,柳低眉妩。春色又如许。看金谷裁歌,琼楼试舞。碧草钿车,犹认去时路。重来泪浥红绡透,揽佩人非故。渺离情、叶落黄鹂对语。
离乱后寄九峰和尚二首。唐代。贯休。乱后知深隐,庵应近石楼。异香因雪歇,仙果落池浮。诗老全抛格,心空未到头。还应嫌笑我,世路独悠悠。萧洒复萧洒,松根独据梧。瀑冰吟次折,远烧坐来无。老ch寒披衲,孤云静入厨。不知知我否,已到不区区。
台阳八景诗。明代。钱琦。孤城百尺压层波,一抹斜阳傍晚过。急浪声中翻石壁,寒烟影里照铜驼。珊瑚篱落迷红雾,珠斗栏杆出绛河。指点荷兰遗迹在,月明芳草思谁多。
客边 其四。元代。王冕。不学养生术,且为归隐谋。青山犹昨日,白发不禁狄。适兴须村酿,忘机狎海鸥。夜来何所事?欲上仲宣楼。
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十。明代。郑真。坐阅文成却老方,石床阴覆紫云凉。仙山甲子须臾事,不管人间白昼长。
游子怨哭刘母四首。明代。王夫之。北风吹凝云,游子行不息。易挽游子车,难驻桑榆色。车轮遽己远,流光太相逼。游子岂不知,遐心荡凭轼。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宋代。文同。已是秋阴更夕曛,乱山高下起寒云。危楼愿见客何处,远笛不知人厌闻。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叶纷纷。此愁万斛谁量得,直为重拈庾信文。
丁卯元日十首。宋代。刘克庄。昔日寒檠曾万卷,暮年晓镜有千丝。人言晚节高初节,自喜新诗胜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