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吹衣裳。宋代。孔武仲。促促客行远,悠悠山路长。南归当六月。复值此骄阳。祝融秉炎火,清晓升扶桑。流焰缎地精,兀兀驰涧冈。篮与如入焙,坐席似探汤。晴瞳熨不醒,背汗雨洋洋。否闷几至死,忍渴尚徘徊。愿借万里云,蔚蔚排穹苍。护彼三足乌,潜行天中央。继之以冷风,淅淅吹衣裳。岂独一身轻,与物共清凉。
《途中大热》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旅途中的炎热天气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于酷热天气的感受和思考。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行走在路途之中,客人匆匆远行,山路漫长而悠远。南方的归程正值六月,却又遭遇这骄阳的炙热。祝融神秘地掌握着炎热之火,清晨的阳光升起在遥远的东方。炽热的火焰在大地上流动,奔腾的热浪穿过幽深的峡谷。像进入烤炉一样,篮子里的东西都变得炙热,坐下来的席子也像探入滚烫的汤中。明亮的瞳孔都被热浪熨灼得无法清醒,背上的汗水如雨般汹涌流淌。无法摆脱这种闷热,仿佛忍受着即将死去的折磨,口渴却犹豫不决。多么希望能够借助万里的浮云,蔚蓝的天空无垠无际。保护着那只三足乌鸦,它悄然飞行在天空的中央。接着来的是一阵凉风,轻柔地吹拂着衣裳。这并不仅仅是身体的轻松,而是与周围的万物共享清凉的感受。
诗意:
《途中大热》以山路旅行中的酷热天气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炎热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思考。诗词中的炎热景象通过描写火焰、热浪和骄阳等形象来展现,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炎热的不适和困扰。然而,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渴望凉爽的浮云和凉风,以及对自然界中清凉元素的描写,传递出对于凉爽和清凉的向往和渴望。
赏析:
《途中大热》通过对于酷热天气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炎热的真实感受。诗词中的形象描写如炎热的火焰、流动的热浪、炙烤的篮子等,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所受到的酷热困扰。这种真实感受通过对比而显得更加强烈,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作者的不适和焦躁。
然而,诗词的后半部分又展现出了作者对于凉爽的向往和渴望。通过对浮云、凉风和清凉元素的描绘,诗词传递出一种对于凉爽和清凉的渴望之情。这种渴望不仅仅是对于身体上的解脱,更是对自然界中清凉与舒适的向往。通过对炎热与凉爽的对比,诗词传递出对于舒适和宜人环境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炎热和困难时对于凉爽和舒适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词以炎热的旅途为背景,通过对炎热景象的描绘和对凉爽的渴望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环境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体验。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炎热的压力,同时也能够对凉爽与舒适产生共鸣。这种对于自然环境的感知和情感的表达,使得诗词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情感体验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