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青梅永宁时作。金朝。元好问。玉叶璁珑,素妆不趁宫黄媚。谢家风致。最得春风意。手把青枝,忆得斜横髻。西州泪。玉觞无味。强为清香醉。
《点绛唇 青梅永宁时作》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叶璁珑,素妆不趁宫黄媚。
谢家风致,最得春风意。
手把青枝,忆得斜横髻。
西州泪,玉觞无味。
强为清香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形象和情感。她的嘴唇像点缀着绛色的宝石,妆容淡雅,不追求宫廷的妖媚。她展示了谢家的风采,最能体现春风的意境。她手中拿着青枝,回忆起过去斜横的发髻。她的泪水流淌在西州(指西部地区),玉觞中的酒变得无味。她勉强让自己陶醉于清香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女子的形象和情感,展示了元代文学的特点。诗中的女子以素雅的妆容和谢家的风采为特征,不追求宫廷的妖媚之态,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和朴素之美的追求。她手中的青枝和回忆中的斜横髻,暗示着她曾经年少时的容貌和过去的经历。诗中的西州泪和玉觞无味,表达了女子内心的伤感和对于世事的淡漠。最后一句“强为清香醉”,则显示了女子在逆境中的坚强和自我安慰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展示了元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女子形象和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闻赵孟麟主事移居入城。明代。程敏政。闻说爱山子,移居近入城。红尘遥隔路,粉堞正当楹。客刺投应便,朝更听最明。来朝先定约,携酒慰新盟。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 碧落洞。元代。陈樵。灏气翻衣露满怀,人言天上我惊猜。近从月里种花去,遥见鼎湖飞叶来。使我加餐有黄独,为人题榜是青苔。杖头化作光明烛,愿逐东皇下九垓。
元献晏公挽辞三首 其三。宋代。王安石。感会真奇遇,飞扬独妙龄。他年西饯日,此夜上骑星。宿惠留藩屏,馀忠在禁庭。音容无处所,彷佛寄丹青。
次韵答庄国华仪宾三首 其一。明代。林光。七夕谁家送酒频,南阳一骑走红尘。铜鞮唱月延今我,岘石沉江笑昔人。秋嶂挥杯添话柄,暮云翘首忆儒绅。常疑诸葛增烦恼,不向隆中作逸民。
送别彦威侄西归侍母。宋代。程公许。宇宙暗矛戟,吾当保处归。故山几幸免,暮景傥同依。若见亲知问,愁无羽翮飞。一箪元自足,底用带金围。
望汉月/忆汉月。宋代。李遵勖。黄菊一丛临砌。颗颗露珠装缀。独教冷落向秋天,恨东君不曾留意。雕阑新雨霁。绿藓上,乱铺金蕊。此花开后更无花,愿爱惜、莫同桃李。
潜山风土。宋代。释文珦。潜为杭古邑,汉郡属丹阳。俗本崇勤俭,民终不寇攘。屋头犹种木,田岸亦栽桑。颇与豳风类,吾心爱此乡。
行行且游猎。明代。王世贞。行行且游猎,遂出光禄塞。秦地一掌间,黄河落天外。六郡良家五陵豪,于阗玉鞭大食刀。不爱县官封博望,自从私客取临洮。盘马弯弓月相向,万族蹒跚魄先丧。突出霜蹄狡兔先,争看鸣镝苍鹰上。黄沙一缕冲紫微,角声四起胡霜飞。少年割鲜且莫饮,待我生挟单于归。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宋代。真宗。雍歌既入,熙事人成。神夕奄虞,忽乘青冥。灵心回睠,监我精守。诞降嘉祉,休德昭清。
雪中别诗友。唐代。杜荀鹤。酒寒无小户,请满酌行杯。若待雪消去,自然春到来。出城人迹少,向暮鸟声哀。未遇应关命,侯门处处开。
题玉山草堂。元代。陈基。隐居家住玉山阿,新制茅堂接薜萝。翡翠飞来春雨歇,麝香眠处落花多。《竹枝》已听巴人调,桂树仍闻楚客歌。明日扁舟入青浦,不堪离思隔沧波。
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其二。宋代。包恢。巡历郡邑间,人若未厌弃。夹道争向观,疑我形孰似。得之道听馀,咸谓物吐气。老奸与宿赃,神夺而心悸。预知犯难逃,已多速奔避。先尝受其赇,今皆偿之既。非慑使者来,安得自知畏。予默揆诸心,斯言未深契。一切气不美,先儒说有味。彝伦若尽去,太半为鬼魅。禽兽争食人,殆盈野盈市。迹其所作为,殆恶过异类。不洁食不饱,甚焉官与吏。惨酷以济之,甚若豺虎噬。岂直如得情,哀矜至流涕。刑法用当穷,根本惕若厉。岂谓犹有民,能喜使者至。或鞠躬焚香,或远送旗帜。望来漳民情,愿留泉民意。此犹硕果然,不食生可觊。惟知有罪者,患不速去离。何啻千百辈,施行才一二。自叹水一杯,孰救炎火炽。伤心复伤心,竟夕不能寐。
画角辞。宋代。何麟瑞。莫吹角,吹得梅花片片落。朝吹暮吹吹不了,盘古不知坐成老。童男童女求蓬山,何如此器束之高阁间。金盘擎露仙人掌,何如敕断此声勿用响。不知今日复明日,两鬓常常黑如漆。莫吹角,天寒岁晚情更恶。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唐代。许敬宗。玄塞隔阴戎,朱光分昧谷。地游穷北际,云崖尽西陆。星次绝轩台,风衢乖禹服。寰区无所外,天覆今咸育。窜苗犹有孽,戮负自贻辜。疏网妖鲵漏,盘薮怪禽逋。髯飞尚假息,乳视暂稽诛。乾灵振玉弩,神略运璇枢。日羽廓游气,天阵清华野。升晅光西夜,驰恩溢东泻。挥袂静昆炎,开关纳流赭。锦轺凌右地,华缨羁大夏。清台映罗叶,玄沚控瑶池。驼鹿输珍贶,树羽飨来仪。辍肴观化宇,栖籞萃条支。熏风交阆阙,就日泛濛漪。充庭延饮至,绚简敷春藻。迎姜已创图,命力方论道。昔托游河乘,再备商山皓。欣逢德化流,思效登封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心空月高,发白雪饶。气吞百川兮其口如海,浪卷万里兮其舌翻潮。一句直指,三乘独超。忽雷破蛰起平地,赤脚踏虹登九霄。影草笑无术,烂柯知有樵。
发临川。宋代。刘克庄。始予卯角来,家君绾铜墨。县斋多休暇,县圃足戏剧。虽云嗜梨栗,亦颇窥简册。弟妹俱孩幼,亲发方如漆。后予捧檄至,轩盖候广陌。于时志气锐,门户况烜赫。郡花照席红,湖柳拂鞍碧。耆老互问讯,酒饩纷狼籍。今予挑包过,城郭宛如昔。高年凋落尽,满眼少朋识。管子仕瘴烟,屈叟掩泉穸。荜门访旧师,目暗面黧黑。买醪与之酌,往事话历历。既生异县感,遂起故乡忆。吾翁墓草深,高堂已斑白。贫居滫髓空,远游温清隔。二季官海滨,女子各有适。曾不如何奴,碌碌在母侧。回思盛壮时,去矣复难得。因成临川吟,吟罢泪横臆。
西行。唐代。白居易。衣裘不单薄,车马不羸弱。蔼蔼三月天,闲行亦不恶。寿安流水馆,硖石青山郭。官道柳阴阴,行宫花漠漠。常闻俗间语,有钱在处乐。我虽非富人,亦不苦寂寞。家僮解弦管,骑从携杯杓。时向春风前,歇鞍开一酌。
棉江欸乃九章并序 其二 胪溪。明代。周彦敬。渔翁浩歌兮胪水曲,断港埼兮南浦缩。历远游兮凫洲,抚茸茸兮草屋。儿力田兮饷东菑,妻烧荻兮炊粳藜。运鸾刀兮斫蟹螯,镂鳞鳞兮鲙丝。人生此乐兮何期,秋月春风兮常在兹。良有怀兮昨之崄巇,继自今兮坦夷。喜徵科兮未急,且归来兮迟迟。
谢李宏斋先生。宋代。毛友诚。何以答夫子,力学穷朝曛。瞬息才不学,老与衰相亲。誓参舞雩乐,胸中长暮春。
题村田乐图。宋代。虞集。尺素自是高唐物,莹如秋水宜设色。何人画此畎亩间,二三老人若相识。茅屋萧条古树下,农务未殷牛在野。或怜鸲鸲脱笼絷,或弄狝猴笑真假。老翁政自如儿嬉,高髻襁负相扶持。古时枌社祀田祖,移馔高亭随所宜。抱瓮初来未贮酒,亦有生鹅宛延首。村优竞携乐具至,犬怪鸡惊儿拍手。拄杖出门欣见宾,杂花满庭生好春。岁时无事得如此,击壤何必非尧民。骑驴过桥殊矍铄,携具荒陂来赴约。定知张果千岁人,游戏人间共杯酌。
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唐代。苏颋。平明敞帝居,霰雪下凌虚。写月含珠缀,从风薄绮疏。年惊花絮早,春夜管弦初。已属云天外,欣承霈泽馀。
四民诗其三·工。宋代。范仲淹。先生教百工,作为天下器。周旦意不配刊之考工记。嗟嗟远圣人,製度日以纷。窈窕阿房宫,万态横青云。荧煌甲乙帐,一朝那肯焚。秦汉骄心起,陈隋益其侈。鼓舞天下风,滔滔弗能止。可甚佛老徒,不取慈俭书。竭我百家产,崇乐一室居。四海竞如此,金碧照万里。茅茨帝者荣,今为庶为耻。宜哉老成言,欲攦般轮指。
书怀。宋代。陆游。羸马常愁趁早朝,斥归幸复侣渔樵。青黄未胜沟中断,宫徵何殊爨下焦?心乐箪瓢同鼎食,身安山泽谢弓招。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
瑞草堂。元代。丁鹤年。手种丛萱孝感深,阳和随见破穷阴。侵凌雪色双华萼,报答春晖寸草心。疏翠近分书带碧,嫩黄遥映寿觞金。忘忧坐对高堂晚,更听埙篪奏好音。
次韵杨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绝。宋代。喻良能。裴园亭榭水之滨,草树云烟满目横。尽日对山仍把酒,兹游绝胜若耶行。
暑雨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草茂水长蛙群鸣,涯深路坏人断行。故侯老退守瓜垄,翠蔓黄花偏眼明。
收蜜蜂。宋代。苏辙。空中蜂队如车轮,中有王子蜂中尊。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解与蜂语言。前人传蜜延客住,後人秉艾催客奔。布囊包里闹如市,坌入竹屋新且完。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相逢处处命俦侣,共入新宅长子孙。今年活计知尚浅,蜜蜡未暇分主人。明年少割助和药,惭愧野老知利源。
辟戴帅初食长菜。宋代。陈著。漂泊无家杜少陵,兵閒奔走如蓬萍。碧涧香芹因可嗜,脍鲤岂厌银丝精。百谪九死苏玉局,到处为乡心自足。有时珍尝百糁羹,何尝不食黄鸡粥。二子流落甚数奇,攻苦食淡分所宜。顾无所择随所有,亦曰吾师吾仲尼。菜瓜鱼肉皆可食,乡党一篇炳星日。君胡不学圣与贤,乃外吾道从道释。岂薄朱门粉署郎,穷搜滋味丰时壮。岂恶毡帽侏{亻离}辈,搏攫羊豕饱腥肪。不则床头怕金尽,不则继肉乖夙准。遂将所受父母身,束缚枯肠强坚忍。况闻君家百指余,正自不同藜苋厨。独立标榜人所骇,此意未智要何如。君子之道在中耳,才落一偏犯公议。有则庶羞不为过,无则□□亦常事。朋友切磋欲无瑕,早从吾言勿姑差。庶几上不见摽于仲尼之门,下可□□于杜苏二子之家。
怀魏礼。明代。王邦畿。昨冬归去今春信,言是端阳入楚山。吟取荆州旧时事,洞庭秋尽客应还。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二十五。宋代。张栻。亭畔薰风尽日凉,来从水面过新篁。悠然但觉盈襟抱,千古虞弦意未央。
林子中知府挽诗。宋代。虞俦。畴昔因难弟,夤缘幸识君。宦途俱别日,苕水再披云。劳苦惊多病,悲凉惜离群。斗金峰下路,铎挽不堪闻。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明代。杨基。醉舞狂歌四十年,老来参得一乘禅。东风未湿墙腰雪,细雨微添石眼泉。无数白鸥闲似我,一江春水碧于天。莫言笠泽非彭泽,定拟金川是辋川。¤
凤池吟(庆梅津自畿漕除右司郎官)。宋代。吴文英。万丈巍台,碧罘D66D外,衮衮野马游尘。旧文书几阁,昏朝醉暮,覆雨翻云。忽变清明,紫垣敕使下星辰。经年事静,公门如水,帝甸阳春。长安父老相语,几百年见此,独驾冰轮。又凤鸣黄幕,玉霄平溯,鹊锦新恩。画省中书,半红梅子荐盐新。归来晚,待赓吟、殿阁南薰。
会览亭三首 其三。宋代。张嵲。角声呜咽下城头,水国风烟欲暮愁。远日苦遭层嶂隔,归心欲逐大江流。渔村积火临沙岸,贾客连樯集市楼。千里家山一回首,林梢新月又如钩。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唐代。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咏梅示魏吉老。宋代。王之道。孤芳常恐百花知,桃李纷纷亦强追。照雪精神应自喜,逼人风味不吾亏。幽香隐约留衣袂,疏影玲珑鉴砚池。欲识东君好消息,夜来青鸟宿南枝。
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宋代。王之道。君子赠以言,古人重相送。大梁在何许,我心欲飞动。兄才如青钱。万选仍万中。行矣喜冬晴,北方地多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