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琢两圭看德器。宋代。孔武仲。汾阳韦曲尽名臣,邂逅群居得远孙。玉琢两圭看德器,河倾千里瞰词源。鸳行平日随朝谒,鼎立今朝定讨论。只恐门开便分散,追风难认马蹄痕。
《试院书事呈子骏明叔三篇》是宋代孔武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汾阳韦曲尽名臣,
邂逅群居得远孙。
玉琢两圭看德器,
河倾千里瞰词源。
这首诗的开头描述了汾阳韦曲,指的是汾阳的名臣韦曲。名臣的才华和功绩使他在汾阳地区名声远播。接着,诗人表达了他与群居中的远孙相遇的喜悦之情。这里的群居可能指的是一群有学问、有才华的人聚集在一起,而远孙则指的是年轻有为的后辈。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对德行的赞美。他将德行比作玉器,表示德行的珍贵和高贵。玉琢两圭是指用玉石制作的两种器物,象征着完美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俯瞰千里河流,寻找词源的情景。这里的河倾千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追寻词源的决心和毅力。词源可能指的是古代文学和文化的根源,诗人希望通过观察千里河流来寻找文化的渊源。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名臣和后辈的赞美,以及对高尚德行和文化渊源的追求。通过描述名臣的才华和后辈的成就,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推崇。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德行和品德的重视,将其比作珍贵的玉器。通过描绘诗人寻找词源的景象,诗词展示了对文化渊源的探索和追寻的决心。整首诗词融合了对人才、德行和文化的赞美,以及对传统价值的关注,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思想追求。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