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君王孝养心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板桥辞太母灵轝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mǎn jūn wáng xiào yǎng x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吉仗凶仪备古今,哀歌仍杂管箫音。
喧阗四海修同轨,未满君王孝养心
()
古今:古代和现代。
哀歌:(名)悲伤的歌曲:一曲~催人泪下。②(动)哀伤地唱歌:俯首~。
喧阗君王:封建时代世袭体制的王国对统治者的尊称。
养心:养心yǎngxīn[preserveone’shealth]涵养心志;养性

《板桥辞太母灵轝三首》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以板桥辞太母灵轝为题材,通过表达吉仗凶仪、哀歌杂管箫音、喧阗四海修同轨、未满君王孝养心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太母灵轝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译文:
吉凶仪式庄严,悲哀之歌与管箫之音仍然回荡。
喧嚣的世界上,修行的轨迹一致,
然而,君王对孝养之心尚未充盈。

诗意:
这首诗以板桥辞太母灵轝为题材,通过描绘太母灵轝的仪式,表达了作者对太母灵轝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吉凶的仪式庄严,悲哀的歌声和管箫声音依然回荡在耳畔,让人感受到一种庄严和悲伤的氛围。喧嚣的世界上,人们虽然修行的轨迹是相似的,但是君王对孝养之心尚未完全实现,暗示了一种未尽的责任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太母灵轝为题材,展现了作者对太母灵轝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太母灵轝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尊贵的仪器,用来承载先人的灵柩,代表着对先人的敬意和缅怀。诗中的吉凶仪式庄严,悲哀的歌声和管箫声音的描绘,以及喧嚣的世界和修行的轨迹的对比,都展示了作者对太母灵轝的敬意以及对孝养之心的关注。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孔武仲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孝道的思考。他通过描绘太母灵轝的场景,表达了对先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要保持修养的心,尤其是对孝养之道的坚守。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和对孝道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