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误国不支

出自明代李东阳的《夹攻误》,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wù guó bù zhī,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夷狄自相图,古称中国利。
辽亡金已猖,金灭元愈猘。
如何夹攻策,竟蹈前车弊。
惜哉鹬蚌功,误为唇齿累。
一误国不支,再误国不祀。
咄哉宋君臣,千载伤失计。
()
夷狄相图夹攻:夹攻jiāgōng从两面同时攻击两面夹攻
惜哉鹬蚌唇齿:1.唇和齿的合称2.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靠。3.议论。
误国:误国wùguó[doharmtoone’scountry]贻误国事,损害国家误国误民
不祀咄哉失计:意为失算,失策,计谋错误;错误的计谋。

《夹攻误》是明代李东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历史上夷狄互相侵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政治错误的忧虑和悲伤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夷狄自相图,古称中国利。
辽亡金已猖,金灭元愈猘。
如何夹攻策,竟蹈前车弊。
惜哉鹬蚌功,误为唇齿累。
一误国不支,再误国不祀。
咄哉宋君臣,千载伤失计。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夷狄相互侵略的景象为背景,借古喻今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战乱和政治错误的忧虑和悲伤之情。

诗的开头,描绘了夷狄之间互相侵略的图景,夷狄是古代中国的称呼,意味着对中国的侵略。作者以"古称中国利"来指代中国的繁荣昌盛。

接着,诗中提到辽国覆灭后金国兴起,金国灭亡后元朝崛起,表达了战乱的连锁效应和政权更迭的无穷循环。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政治错误的忧虑。"夹攻策"指的是政治上的错误判断和决策,作者认为过去的政策错误导致了失败的局面,而当前的政策又再次重蹈覆辙。

"鹬蚌功"指的是鹬蚌相争的典故,比喻两个势力相互争斗,最终让第三方受益。作者感慨道,过去的政治错误将国家置于困境,导致国家无法支撑;而再次犯错,则将导致国家无法祭祀英灵,即对先祖的敬仰和纪念也将受到损害。

最后两句"咄哉宋君臣,千载伤失计"表达了作者对宋朝君臣的叹息,认为千年以来,政治失策导致的伤害和损失一直存在。

整首诗词以夷狄相互侵略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政治错误和战乱的忧虑和悲伤。同时,诗中古典的意象和典故的运用,使得诗词更加丰富深刻,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