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客频经。宋代。刘黻。一径寒松老,因来采茯苓。水禽鸣杞涧,野鹿卧棕亭。瀑近云根湿,仙遗石井灵。守庐青道者,不厌客频经。
《西际》是宋代刘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条寒冷的小径上,有一棵古老的松树,因为我来这里采集茯苓。水禽在杞涧中鸣叫,野鹿躺在棕亭上。瀑布近在云根之下,仙人留下灵气的石井。守护这座茅屋的青道士,不厌倦地常常来此经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野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中的元素包括寒松、野鹿、瀑布和石井等,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描绘这个场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西际》以简练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风景,展示了宋代山水诗的特色。诗词中使用了寒松、水禽、野鹿等自然元素,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自然世界。诗人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传递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中还出现了守庐青道者的形象,这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描写。青道者守护着茅屋,经常来此经过,展现了一种追求宁静、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刘黻的《西际》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野风景图,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在宋代山水诗的传统中独具特色,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