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园遣仆锄冬笋。宋代。赵汝鐩。数间屋子压溪光,百十乔松列翠行。鹤为听琴朱顶侧,鸭皆睡日绿头藏。后园遣仆锄冬笋,隔岸寻僧度野航。天色黄昏归已晚,苦留夜话对胡床。
《访友人溪居》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数间屋子压溪光,
百十乔松列翠行。
鹤为听琴朱顶侧,
鸭皆睡日绿头藏。
后园遣仆锄冬笋,
隔岸寻僧度野航。
天色黄昏归已晚,
苦留夜话对胡床。
译文:
几间房屋倚着溪水的光芒,
一百多棵高大的松树排成一行翠绿。
仙鹤停在朱顶的琴旁倾听音乐,
鸭子们则静静地藏着绿色的头在河中沉睡。
园中的仆人被派去锄除冬天的笋苗,
对岸有僧人乘船穿越田野。
天色已经黄昏,回家已经很晚,
我苦苦地留宿,与友人在胡床上夜谈。
诗意:
《访友人溪居》描绘了一个美丽幽静的溪畔景象,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诗中通过描写屋子、溪水、松树、鹤和鸭等元素,表达了宁静、和谐、宜人的山水之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友情的珍贵和宴会的欢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重。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环境的关注和赞美。诗中的溪水、松树和鸟鸭等元素都有着鲜明的形象,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觉。通过描写鹤听琴、鸭沉睡等生动景象,诗人展示了宁静和谐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园中仆人锄冬笋、隔岸寻僧等情节,增加了故事性和生活气息。而诗末的夜谈对胡床,则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对友人的情谊和留客的情愿。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情交融的美好画面,给人以闲适宜人的感受。通过自然景物和人情描写的结合,诗人抒发了对友情和自然的赞美,让读者感受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与舒适。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