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携筇杖过。宋代。赵汝鐩。天台山水窟,人道是仙家。白鹤挂寒溜,赤城飞暮霞。独携筇杖过,莫畏石桥斜。牢记经行处,归来向我夸。
《送翼之过天台》是宋代诗人赵汝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美景,并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翼之的祝福和期望。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台山水窟,人道是仙家。
白鹤挂寒溜,赤城飞暮霞。
独携筇杖过,莫畏石桥斜。
牢记经行处,归来向我夸。
诗意和赏析:
《送翼之过天台》以天台山为背景,描绘了这个山水之地的神奇和美丽。诗人将天台山形容为仙家居住的地方,暗示了这里的景色超凡脱俗,令人陶醉。
诗中提到的白鹤挂在寒溜上,赤城飞过暮霞,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衬托出天台山的壮丽和迷人之处。白鹤是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和长寿的动物,寒溜指的是冰冷的悬崖峭壁,赤城则是夕阳的意象,暮霞则是夕阳下的红霞。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景色的赞美和推崇。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他独自携带着竹杖过石桥的场景。这里的石桥可能是通往天台山的一座桥梁,它的斜度增加了过桥的难度。诗人鼓励读者不要害怕石桥的险峻,要勇敢地去经历、去探索,这也可理解为人生的难题和困境。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对翼之的期望,希望他能在面对挑战时坚定而勇敢。
最后两句“牢记经行处,归来向我夸”,表达了诗人对翼之的期待和祝福。诗人希望翼之能够牢牢记住在天台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同时也期待他能够成功归来并向自己夸耀,分享他的所见所闻,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天台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翼之的期望。同时,它也传达了勇敢面对挑战、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友情的珍贵和情感的交流。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