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谷日怀潘景升。明代。袁宏道。西湖多少地,客信也难知。流落依何氏,巉岏历几支。吴娘嗔罄橐,杭粉上愁髭。记得拈杯处,题分谷字诗。
舟中戏题二绝句。明代。蔡文范。掷尽年华笑转萍,依依江树似平生。莫嫌白发催人老,得破无明是数茎。
送孙仲文行台之召。金朝。段成己。仲也何人斯,不满六尺长。言议閒英发,入耳音琅琅。胸怀湛秋水,面目严清霜。读书及城旦,寓迹凫鹥行。自公少馀暇,婉愉奉高堂。甘旨未及亲,有饭不敢尝。颜色或未怡,綵衣戏亲傍。执丧三年中,哀慕如新丧。回思顾复劳,此意何时忘。日闻辟书下,且喜还且伤。捧檄念吾亲,不觉涕泗滂。拔英外台选,列布皆圭璋。掾吏须几人,亦必求循良。世人岂无才,要以德自将。纠擿谁弗能,吾心恐无常。诗人有明诫,茹柔吐其刚。孝为百行先,子孝吾既详。苟能推此心,前路未易量。慇勤养云翼,行矣勿悤忙。
恒山二首 其二。清代。陈培脉。氤氲雾霭拥危峦,象肖灵蛇势郁盘。望去神光凌斗极,飞来秀色落桑乾。龙潭云出千岩雨,虎口风生万壑寒。我欲摩崖登绝顶,扶摇何处觅青鸾。
贺新郎 双鱼问为阎牛叟赋。清代。陈维崧。军马台城里。记当年、君留建业,妾家吴市。江左英雄今谁在,太息周郎已矣。空还剩、斜阳燕垒。一派大江流日夜,捲银涛、舞上青山髻。烦为我,递双鲤。寄书殷浩轻獧子。却翻言、旁无知者,臣开臣闭。笔格簪花挑来觑,不是一缄红泪。也不赋、竹竿鱼尾。昧旦鸡鸣相庄甚,笑白头、吟与盘中字。儿女态,裙钗气。
世家清白守遗经,乡里人传积善名。岂谓一生艰薄禄,忽看三代位春卿。
制词褒处云霞烂,延赏颁时雨露荥。夙夜君恩何以报,松楸焚草泪沾缨。
尚书考满蒙恩赋归三世俱拜二品诰命焚黄先垄感而有述。明代。王弘诲。世家清白守遗经,乡里人传积善名。岂谓一生艰薄禄,忽看三代位春卿。制词褒处云霞烂,延赏颁时雨露荥。夙夜君恩何以报,松楸焚草泪沾缨。
三月廿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归饮署斋即事 其一。清代。朱景英。春事行将暮,游情尚未阑。名园殊曲折,佳客共盘桓。趣以沧洲得,怀从酒碊宽。偶然移步屧,竟日博清欢。
深居。宋代。释文珦。荣华不入梦,於焉谢忧责。深居三十年,禽猿尽相识。白日久知心,孤云本无迹。丈室常寂然,焚香自终夕。
夏日。宋代。徐玑。书困当檐立,微风动鬓毛。桐阴遮井暗,莺语出林高。执热思时雨,如疲得美醪。居然吟思起,独步几周遭。
朝中措(乙未中秋麦湖舟中)。宋代。赵师侠。西风著意送归船。家近总欣然。去日梅开烂熳,归时秋满山川。京华倦客,难堪羁思,历尽愁边。寄语_娥休笑,月圆人亦团圆。
蜀驮引。唐代。冯涓。 昂藏大步蚕丛国,曲颈微伸高九尺。卓女窥窗莫我知,严仙据案何曾识。自古皆传蜀道难,尔何能过拔蛇山。忽惊登得鸡翁碛,又恐碍著鹿头关。
鹧鸪天。清代。佚名。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