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千里叹飘零

出自宋代赵汝鐩的《久客写怀》,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shēn qiān lǐ tàn piāo l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身千里叹飘零,鬓影萧疏已半星。
云雁叫愁栏独倚,秋风吹面酒初醒。
尘埃南北何曾歇,日月东西不暂停。
昏暮谁家数声笛,含凄喷怨要人听。
()
飘零:(动)①(花叶等)凋谢坠落;飘落:黄叶~。[近]飘落。②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漂泊:~异乡。
半星云雁愁栏独倚秋风:1.秋季的风。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3.蟋蟀的别名。
尘埃:(名)尘土。
日月:1.谋生之道,生存。2.天体,即太阳和月亮。
暂停:1.停止一段时间。会议~。2.某些球类比赛中指暂时停止比赛。
昏暮:黄昏;傍晚。
要人

《久客写怀》是赵汝鐩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写了一个久居他乡的游子,对离乡背井的感叹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这千里之外,我长叹着漂泊的遭遇,
头发稀疏的影子已经斜倚了半颗星。
孤雁在云中哀叫,停栖在忧愁的栏杆上,
秋风吹在脸上,酒意初醒。
尘埃在南北间飞扬,日月在东西间不停歇。
黄昏时分,谁家传来几声笛声,
带着悲凉和怨恨,要人倾听。

诗意和赏析:
《久客写怀》通过游子的视角,表达了他长期离乡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怀念和渴望。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描述头发稀疏的影子、孤雁的哀叫、秋风吹面和笛声的响起等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萧瑟的氛围。

首先,诗中的"一身千里叹飘零"表达了游子长期离乡的苦闷和无奈之情。他身在他乡,千里漂泊,感叹自己的境况如同飘零的落叶般无所依靠。

接着,"鬓影萧疏已半星"这一描写表现了游子的颓废和沧桑。他在异乡漂泊已久,面容憔悴,鬓发稀疏,岁月的流逝使得他的形象如同残缺的月亮。

诗中的"云雁叫愁栏独倚"以及"秋风吹面酒初醒"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游子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孤雁的哀鸣和秋风的吹拂,使得他更加感觉到自己的孤独和离乡的寂寞。

然后,"尘埃南北何曾歇,日月东西不暂停"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尘埃象征着岁月的飞逝,日月的运行不停歇,暗示着游子离乡已久,时间匆匆流逝,他对家乡的思念与离别之痛不断加深。

最后,"昏暮谁家数声笛,含凄喷怨要人听"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在黄昏时分,远处传来几声笛声,这是家乡的音乐和声音,它们传达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期盼。

整首诗词以细腻而凄美的描写,展现了游子在异乡漂泊的辛酸和对家乡的深情《久客写怀》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久居他乡的游子对离乡之苦的感叹和思乡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诗人描绘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颓废和思乡之痛。诗中所用的自然景物和音乐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凉的氛围。整首诗词以细腻而凄美的笔触,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