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向沧浪具笠蓑。宋代。刘宰。高人不作饭牛歌,盍向沧浪具笠蓑。正使同舟欠西了,也胜逐日效秦娥。
《奉酬陈居士》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人不作饭牛歌,
盍向沧浪具笠蓑。
正使同舟欠西了,
也胜逐日效秦娥。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宰以奉酬陈居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诗词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高人的追求和自身的境遇的思考。
赏析:
首句"高人不作饭牛歌",以高人为形象,意味着那些有才华和智慧的人追求的是高尚的境界,而不是俗世间琐事的追求。"饭牛歌"则象征着平庸和琐碎的日常生活。诗人希望能够摆脱庸俗,追求高尚的人生。
接着,诗人说"盍向沧浪具笠蓑",意味着诗人向着沧浪之水,即意味着他追寻的是深邃的境界,一种超越尘世的境地。"具笠蓑"则是指着装束,可能是指身着简朴的服饰,象征返璞归真和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
第三句"正使同舟欠西了",表达了诗人与同舟者的别离之情,暗示着诗人的孤独和追求的不易。"同舟"可以理解为志同道合者,而"欠西了"则表示缺少西方之人,暗示着诗人在追求高尚境界的过程中,很少有人能够共同前行。
最后一句"也胜逐日效秦娥",以"秦娥"为比喻,表达了诗人的坚持和选择。"逐日效秦娥"意味着诗人追求高尚境界的决心,即使孤独和艰难,也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这句话中的"也胜"则表明诗人认为即使在孤独追求的过程中,也能够超越庸俗的平庸生活。
整首诗词通过表达对高尚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境遇的思考,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不同境界的选择和坚持的决心,以及超越尘世的追求。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