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泰之阁学春雪韵

和程泰之阁学春雪韵朗读

诗词:《和程泰之阁学春雪韵》
作者:袁说友
朝代:宋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作品,它描述了春雪中的一系列景象,并以此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诗中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冬天和春天的不同景象。冬天的景象被描绘为白雪覆盖,而春天则是花朵盛开。通过“妒腊三呈白,欺春六出花”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冬天的不舍。他把春雪比作珍贵的玉层和珠霰,形容其美丽华贵,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诗中还描绘了一些生活细节,如巧妙的姿态穿梭于庭院的树林之间,对余寒恋恋不舍地坐在钓船上。这些描写增加了诗中情境的真实感,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细节的关注。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说积存的难题仍未解决,而分散的易事已经堆积如山。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完成的事业的遗憾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孤独,他说有客人躺在门间,但不知是谁在帐篷里遮挡。

最后几句诗中,诗人用到了一些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浅斟羞独举,低唱敢言哗”中的“浅斟羞独举”比喻自己的才华不为人知,而“低唱敢言哗”则象征了他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他提到了梅花信和柳絮斜,暗示着春天的临近。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描述了天气的变化,晚上的天空乌云密布,夜晚划船的声音嘶哑。最后两句以“剩把新年雪,初烹改火茶”作为结束,诗人准备利用剩下的春雪烹制一杯茶来改变心情。

整首诗以春雪为线索,通过描绘雪景和生活细节,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意的深度和艺术性,使整首诗富有意境和情感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

猜你喜欢

汀洲暖渐渌,烟景淡相和。举目方如此,归心岂奈何。

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北渚生芳草,东风变旧柯。

()
明皇不识颜平原,我观旧史心慨然。
天宝末年事大昏,边将骋兵相盗权。
忽闻渔阳鼓鼙震,二十四郡城无坚。
霓裳惊破西行蜀,妃子仓皇死马前。
()

海霁晚帆开,应无乡信催。水从荒外积,人指日边回。

望国乘风久,浮天绝岛来。傥因华夏使,书札转悠哉。

()
天然龊騃千金子,憬彼憸民亦有徒。
蹴踏惟应怯龙象,灌输何足计瓶盂。
神锥曾见汝颍士,道韵也欣山泽癯。
栗尾著书趋圣处,老勤端恐负师模。
()

我居南海湄,君住西江沚。相去天一涯,踪迹渺难拟。

自从挟策上皇州,十年几渡西江水。西江江水清且深,云间秀出多峰岑。

()

兀坐华轩下,相邀待月生。未看离大海,先喜照前楹。

庾老情非浅,陈王赋欲成。绕池多少树,萧索送秋声。

()

长有春山守恨眉,泉幽涧冷若相期。一抔香散新残粉,百丈愁牵不断丝。

须信魂迷江北水,可堪泪染岭南枝。翻怜如六旧芳冢,同向春风起怨疑。

()

星满银河月上弦,玉溪光泛水中天。遨游如在珠玑窟,燕乐还勤锦绮筵。

希有年华兼福寿,风流文物总神仙。樽余更许明朝醉,踏踏空歌夜不眠。

()
老境光阴短景催,新冬又复一年回。
焚香燕坐衣僧衲,煮药高眠废酒杯。
处处庖厨鸣瓮缶,年年歌笑惨风埃。
孟公歌舞犹须雪,未放愁眉取次开。
()
破腊星回春可数。
天佑中兴,岳降神生再。
造膝一言曾寤主,翱翔历遍清华路。
盖代功名知自许。
()
桥压神龙三四秋,良材应是鬼神搜。
猿猱争饮涧中水,草木不知天下秋。
隐士闲行随白鹿,道人长往驾青牛。
灵源自与天河接,谁信江淮是末流。
()

明月在江南,夜夜看逾好。今夜照两人,各自伤怀抱。

()

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閤上见林影,月中闻涧声。

佛灯销永夜,僧磬彻寒更。不学何居士,焚香为宦情。

()
驾言发夷门,东方守牟城。
城临沧海上,不厌风涛声。
海市有时望,闾屋空虚生。
车马或隐见,人物亦纵横。
()
薪粲常相迫,衾裘本自单。
至分惊屡改,去住觉俱难。
愁与思妨寐,霜兼雪倍寒。
百年谁一尽,一夕独堪叹。
()

一家久寄浙江滨,倏忽如今二十春。
须信百年都似梦,莫嗟万事不如人。
樽中有酒何妨醉,箧里无金未是贫。

()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占上方。月光似水衣裳湿,

松气如秋枕簟凉。幸以薄才当客次,无因弱羽逐鸾翔。

()

一派宫商石壁中,此腔不与世人同。

分明水府真韶乐,几换兴亡曲未终。

()

楚楫吴樯忆客程,寒芦相对惯凄清。一篷秋雪不知冷,两岸夜潮时有声。

水涘伊人情缱绻,江头司马泪纵横。萧然岂是东风路,漫羡春堤柳絮轻。

()
名儒待诏满公车。
才子为郎典石渠。
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
楚词共许胜扬马,梵字何人辨鲁鱼。
()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刺满篮鱼,取酒价相敌。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
南庭结白露,北风扫黄叶。
此时鸿雁来,惊鸣催思妾。
曲房理针线,平砧捣文练。
鸳绮裁易成,龙乡信难见。
()

六旬有四卦将休。猛悟灰心离俗游。访我搜真归正觉,搜玄索隐做持修。头分丫髻云霞友,手显擎拳风月俦。稽首更明珍重理,自然得去赴瀛

()

每忆南湖上,青帘卖酒亭。
柳条鱼颊翠,花片马蹄馨。
寒食经行路,晴窗入梦屏。

()

望仙桥下市廛间,汩汩红尘没马鞍。谁种禽花满幽径,故收野色入晴阑。

篱根荷锸培深雨,邻曲移杯对早寒。玩此芳丛足怡老,南山当户不曾看。

()

轩如烟艇,盎作晴湖,一朵白荷帘外举。梳风飐水,记在普陀岩下路。

辞鹦鹉。误落尘寰,空添枝节,受尽人间千斛暑。翠幕低张,冰井斜凭,怜尔娇嫭。

()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後,倒屣尝倾广座中,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
噬人侔虺毒,害物比猫柔。
清议姑驱逐,宽恩未放流。
剑诛张禹佞,扇障褚渊羞。
谏笔非私忿,惓惓为国谋。
()

南山有鸣凤,其音和且清。
鸣於有道国,出则天下平。
杜默东土秀,能吟凤凰声。

()
小市狂歌醉堕冠,南山山色跨牛看。
放翁胸次谁能测,万里秋空未是宽。
()
赋西江月词。

南国秋光过二,宾鸿未带初寒。
洞中驼褐已嫌单。
()

天涯天涯予安归,金门绣岭春事非。元鹤毳羽昔君子,班管晕痕旧帝妃。

弥天无土葬香骨,过雨有人拾象玑。浪游沧海意不息,为倩东风击蝶衣。

()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
冻云寒树晓模糊,水上楼台似画图。
红袖谁家乘小艇,卷帘看雪过鸳湖。
()
相逢已恨十年迟,买酒吴山一夜诗。
明日送春仍送客,柳花风颺鬓丝丝。
()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积气苍茫含斗宿,馀波瀺灂吐鱼龙。还思北海亭中客,胜会良时不可逢。

()
为儒为吏两无功,采石铜官邂逅同。
四见清明今一换,归欤我欲片帆东。
()
昔句践兮思报吴,问国政兮五大夫。
辟田野兮实仓府,访疾苦兮字幼孤。
抱冰兮握火,置胆兮坐卧。
采蕺兮与葛,侧席兮闾左。
()
即心便是佛,姮娥不画眉。
才将脂粉污,妍好却成媸。
()

尘满人间,有谁能,分得广寒风度。

漫道小娇,疑是前身,曾到岩花深处。

()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
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
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