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庙食太湖滨

出自宋代叶茵的《吴江三高祠·范蠡》,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òu lái miào shí tài hú bī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越敢吞吴皆范子,后来庙食太湖滨
邦人岂是忘仇怨,要勉吴臣似越臣。
()
岂是仇怨:(名)仇恨;怨恨:~极深。[近]仇恨。

《吴江三高祠·范蠡》是宋代叶茵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范蠡为主题,表达了对范蠡的敬仰和对吴越之间历史仇怨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吴江三高祠·范蠡》

越国敢吞吴,皆范子;
庙宇后来建于太湖边。
邦国之人怎能忘记仇怨,
应当效法吴臣,如同越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追溯了古代吴越两国之间的历史纷争,以范蠡为代表的越国吞并吴国的故事成为整首诗的核心。范蠡是越王勾践的重要谋士,也是越国吞并吴国的主要策划者之一。

诗词中提到的“庙宇后来建于太湖边”,指的是为了纪念范蠡的功绩,后来在太湖边修建了范蠡的祠庙。这体现了人们对范蠡的敬仰和对历史的记忆。

接着,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邦国之人怎么能够忘记历史上的仇怨?历史仇怨应当被铭记,而不是被遗忘。最后,诗人呼吁吴国的臣子们要像越国的臣子一样,时刻牢记历史,勉励自己,以此来警示吴越两国之间的关系。

这首诗通过范蠡的故事,传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警示。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同时也表达了对范蠡的敬仰和对吴越两国之间历史纷争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回顾,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