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潮州又索诗。宋代。张镃。小雨终朝湿翠霏,渚蒲汀树白瀰瀰。若嫌鸣雁无厌足,回到潮州又索诗。
《雨中闻雁》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中终日湿翠烟,
水边芦苇树青青。
虽然鸣雁声不断,
我仍然思念得无穷。
诗词以雨天中听到雁的声音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雨中聆听雁声时的心情和思绪。诗中的雨水滋润了大地,翠烟袅袅上升,芦苇和树木呈现出一片浓绿。尽管雁声频繁,但诗人依然无法满足,他心中的思念仍然无尽。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雨中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雁的鸣叫声,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雨水和雁声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催化剂,唤起了他对远方的思念和渴望。
整首诗以雨天和雁声为线索,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诗歌创作的渴望。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声音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雨天的清新和雁声的回荡,进而引发共鸣。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情的情感,将自然景物和人的内心感受相融合,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富有诗意的意境。通过雨水和鸣雁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创作的渴望,使得诗词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生活的韵味。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