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放去炉中得

出自宋代张镃的《题左顾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ǐ zhōng fàng qù lú zhōng de,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物我何曾有异同,莫言龟印偶相逢。
水中放去炉中得,心法须知一镜空。
()
异同:(名)①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②(书)异议。
相逢:1.相遇。2.彼此碰见。
心法:1.佛教语。指经典以外传受之法。以心相印证,故名。2.对色法而言,即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种心法。3.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
须知:(名)对所从事的活动应当知道的事项:乘客~|考试~。②(动)一定要知道:~胜利来之不易。
一镜

《题左顾亭》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诗人在思考自我与外物的关系时的感慨,并通过对龟印的隐喻揭示了心灵的寂静与洞悉。

诗词的中文译文:
物我何曾有异同,
莫言龟印偶相逢。
水中放去炉中得,
心法须知一镜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与外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首句"物我何曾有异同"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与外界万物的感叹,意味着人与物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很难分辨彼此的异同。

接下来的两句"莫言龟印偶相逢,水中放去炉中得"通过对龟印的隐喻,揭示了诗人对心灵的寂静和洞悉。龟印是一种静物,象征着宁静和沉思。诗人似乎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轻言自己与他人或世物的相遇是偶然的,而是应该像将龟印放入水中、放入炉中那样,通过内心的修炼和明悟来获得真正的洞察力。

最后一句"心法须知一镜空"强调了心法的重要性。一镜空指的是心灵的清净和空灵,需要通过心法的修炼和领悟来实现。诗人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心灵的净化和超越尘世的执念,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洞悉和自我认知。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物我关系和心法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它引导人们审视自我与外物的关系,并呼唤内心的宁静和明悟。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对心灵追求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