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左顾亭。宋代。张镃。物我何曾有异同,莫言龟印偶相逢。水中放去炉中得,心法须知一镜空。
《题左顾亭》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诗人在思考自我与外物的关系时的感慨,并通过对龟印的隐喻揭示了心灵的寂静与洞悉。
诗词的中文译文:
物我何曾有异同,
莫言龟印偶相逢。
水中放去炉中得,
心法须知一镜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与外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首句"物我何曾有异同"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与外界万物的感叹,意味着人与物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很难分辨彼此的异同。
接下来的两句"莫言龟印偶相逢,水中放去炉中得"通过对龟印的隐喻,揭示了诗人对心灵的寂静和洞悉。龟印是一种静物,象征着宁静和沉思。诗人似乎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轻言自己与他人或世物的相遇是偶然的,而是应该像将龟印放入水中、放入炉中那样,通过内心的修炼和明悟来获得真正的洞察力。
最后一句"心法须知一镜空"强调了心法的重要性。一镜空指的是心灵的清净和空灵,需要通过心法的修炼和领悟来实现。诗人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心灵的净化和超越尘世的执念,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洞悉和自我认知。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物我关系和心法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它引导人们审视自我与外物的关系,并呼唤内心的宁静和明悟。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对心灵追求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送方伯滕公拜大中丞操江 其二。明代。叶春及。罗浮标粤徼,南海浩无垠。亭亭桄桹树,三蒙君子恩。昔抱宓生琴,弹向海上村。桑麻被广野,雊雉满平原。载登清宪台,高步紫微垣。阳涯肃秋霜,阴谷回春温。流声馥兰芷,六月化神鲲。飁飁扶摇风,荡荡阊阖门。但愿居鼎衡,毕力奉至尊。王度日清夷,贱子复何言。
九日扫老父塔。明代。释函是。尚有孤坟在,空闻松柏哀。青山怜我瘦,黄菊向人开。日落大江阔,风高独雁来。明年记此日,珍重几登台。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宋代。王之道。春云漠漠雨纤纤,花柳丛边见酒帘。心为惜春无处著,可堪啼鸟更般添。
送汪仲嘉尚书帅隆兴兼简王公明枢密。宋代。释宝昙。又冬一月方岁除,适当公归开府初。汝离前驱土牛后,我天子律公吹嘘。臂端橐籥元自如,与民岁年无负租。民痴望公不愿馀,愿公夕马先朝车。高牙大纛如浴凫,出没千里来哺雏。西山莫雨知有无,使君两眼吞江湖。庐山老子霜髯须,如世界阔造物炉。两翁故人肯情疏,诚知握粟不可呼,待作二凤鸣韶图。
西江月 送建溪双井茶谷帘泉与胜之。徐君猷家后房。甚慧丽。自陈叙本贵种也。宋代。苏轼。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雨后观瀑送罗戒轩伍秋农还里。清代。成鹫。昨夜闻声今到来,三瞻四顾兴悠哉。炎天忽下千山雪,晴日犹鸣万壑雷。僧老行藏凭竹杖,道心浓淡寄茶杯。无情最是云边瀑,流入人间不复回。
寄晁元忠十首 其七。宋代。黄庭坚。济岱有佳人,肌肤若冰雪。我愿从之游,补我黥与刖。了不解人嗔,真成一痴绝。栎社定颓然,聊用神吾拙。
望。明代。于慎行。美尽东南第一峰,神工削出玉芙蓉。天门阁道金银晃,王母瑶台紫翠封。雷雨千岩声自起,龙蛇万壑势相从。探奇忽动凭虚想,安得仙人九节筇。
墙有茨。先秦。诗经。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1]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柏梯寺。宋代。司马光。凿石开蹊峻,登崖置阁危。笑谈空谷应,步武白云随。众壑如翻浪,邻州若布棋。何当遂栖隐,身世两相遗。
海棠得无字。宋代。刘过。步障蜀州锦,重重碧罗襦。娇多不胜春,十五未嫔夫。我欲金屋之,贮以贡上都。窈窕飞世间,穠李侍绿珠。冶容致人疑,讵知非妖狐。雉扇开绿绮,君王丽华俱。后庭非无花,有宠争得无。八姨淡手抹,试妆不施朱。不如玉环翠,睡起姿态殊。人言花倾国,况乃下蔡乎。
所居二室号书痴禅悦各成一诗·书疾。宋代。葛立方。枕溪曲室巧涵虚,黄卷旁罗恣卷舒。单族未应惭四姓,寸阴端合竞三余。麟毛不具羞文虎,狸骨空传尚墨猪。坐穴藜床逢掖事,那知新有鹤头书。
寄崔伯易。宋代。王令。扰扰闾巷士,过我何所为。屡来徒我烦,不来我弗思。少年乐知闻,喜与客子随。晚岁事恬默,与世益参差。骑马出寻人,中路辄自归。归来亦何乐,书史自相期。已与往者亲,可无兹世违。欲语无所得,起视北雁飞。念子远千里,昔别今已期。寄声虽云多,所得竟亦稀。近者忽报书,期我往就之。不知予苦穷,系此不可离。尚迫朝暮忧,宁有道路资。人生少所同,老去财几时。予势既若此,子复不肯来。但恐百年间,龃龉终莫齐。诗以寄子招,亦以写我悲。
无家别。唐代。杜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棋盘石。宋代。晏殊。尚仙遗下石棋盘,人到壶天静处看。十九路谁弹黑界,几千年自带云寒。面平可步流星势,尘净元无旧藓瘢。干雹声中闻子响,不知还许采樵观。
登泰州城楼。清代。蒋春霖。四野霜晴海气收,高城啸侣共登楼。旌旗杂沓连三郡,锁钥矜严重一州。西望云山成间阻,南飞鸟鹊尚淹留。海陵自古雄争地,烟树苍苍起暮愁。
破贼凯歌八章 其七。宋代。李正民。再岁吴门赋出车,庙堂谋断两相符。中兴功业休嗟晚,收复关河是壮图。
感遇·之卅八。唐代。陈子昂。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送礼部员外郎杨旭归蜀省墓。明代。夏原吉。京国长年振辔游,承恩今去省松楸。上林莺送春风酒,巫峡猿迎夜月舟。题柱长卿真并驾,登楼王粲更何愁。孝思展罢霜翎健,蚤挟天飙觐冕旒。
送谦巽中住草堂梵安。明代。古春兰公。万里桥西路,百花潭上居。凉风生锦树,晓雨浥红蕖。好著诒谋钞,重论止观书。扁舟时有便,来往问何如。
暮春送邹道卿驾部考绩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仙郎方绿鬓,宦业此初升。剑气新硎发,文光健笔凌。枢曹推上考,艺苑见中兴。试最加恩后,悬知秩倍增。
小疾请告。宋代。宋庠。昼枕高舂体不勤,客来犹复著纶巾。冒荣初牒无三最,宁是朝家予告人。
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宋代。释绍嵩。自读西湖处士诗,寻芳长恨见花迟。前程笑到山多处,竹裹横斜一两枝。
送王次公观察视学关中六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咫尺除书气象新,渐看霄汉问词臣。文章一代初推毂,名姓三朝旧斲轮。露冕星光遥动邺,褰帷雪色欲飞秦。柏梁台殿抽毫处,年少谁当属和人。
送同年曾侍讲扈从北行二首 其一。明代。李昌祺。长乐疏钟曙色催,千官扈跸出蓬莱。香飘辇路鸾舆至,日射天袍雉扇开。九域车书同盛典,两京词赋属雄才。从容得侍清闲宴,更捧南山万寿杯。
为王钦若作命书。宋代。曹谷。七十年中一一加,弄珠滩上事堪夸。碧油幢下闻啼鸟,千日招还上汉槎。
足亭张康节南亭也台数尺亭在其上。宋代。李廌。人生天地间,海中一浮沤。欲求无厌心,无乃不胜求。知足有真乐,不然多悔尤。浅儒急名誉,夸人矜智谋。语默偕蟪蛄,生死等蜉蝣。不如知足者,澹然乐忘忧。袖手阅万变,默坐观九州。众舍吾独存,同波终异流。君看至足处,无得亦无修。万物固皆备,反照靡不周。昧者强务外,巧伪日向偷。昔饥止愿饱,既饱思膳羞。昔寒止愿温,既温思孤裘。非徒漫自苦,动辄成赘疣。相圃有足亭,可见好善优。公孙皆秉哲,克念践先猷。欲种岂弟德,求异恩泽侯。秀岭耸苍玦,寒溪摇翠钩。云传邓林雨,月送沧浪秋。晓暝竹烟暗,午薰花气浮。凉颸泛南荣,返照过东畴。所遇皆可乐,觞咏友浮丘。岂必朝玄圃,弭节夕瀛洲。永怀树亭意,足焉此优游。
赠姚以式待诏。清代。钱澄之。姚生忠烈后,供奉意全违。蛮峒家难问,虔州骨未归!母妻衣信断,亲故荐书稀。视草聊承乏,何必入禁闱!
破贼凯歌八章 其三。宋代。李正民。万幕如云振鼓鼙,角声呜咽马惊嘶。亚夫持重惟坚壁,应为桑榆太白低。
观荷。宋代。李吕。适当寒沼上,更在月明中。露重鲛珠湿,天高奁镜空。参差千盖绿,淡竚数枝红。华发秋风里,持杯属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