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如同郡。宋代。陈傅良。前辈如同郡,流风仅几人。不令儿巧宦,所尚世清贫。及老犹书卷,通班但幅巾。吾铭虽未就,乡誉胜坚眠。
《挽彭通直》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辈如同郡,流风仅几人。
不令儿巧宦,所尚世清贫。
及老犹书卷,通班但幅巾。
吾铭虽未就,乡誉胜坚眠。
诗意:
这首诗词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已故的彭通直的怀念之情。诗人将彭通直与自己相比,称其为前辈,意味着彭通直在文坛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而自己只是其中寥寥无几的几个人之一。彭通直不让自己的儿子巧取豪夺,追求的是清贫的世俗生活。而到了老年,彭通直仍然专心致志地著书立传,只身一人,身着幅巾,勤奋学习。诗人自谦自己的铭刻(成就)虽然尚未完成,但在乡里却享有盛誉,胜过坚持长时间的熟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彭通直的敬重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彭通直的描写,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追求清贫的生活态度,赞美了彭通直不为功名富贵所动,专心致志于学术研究。诗人则以自谦的态度,将自己与彭通直相比较,表达了对彭通直的敬佩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彭通直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寄托了诗人对彭通直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学识追求的坚定决心。这首诗词通过对彭通直的赞颂,传达了崇尚清贫、专注学术的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