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障朝暾雪不消。宋代。陈傅良。腊后玄冥意气骄,余寒造物亦亡聊。风收夜雨春何浅,云障朝暾雪不消。真悟此生才半岁,恣听何处是三朝。粲然一笑将迎我,赖有江梅慰寂寥。
《赠杜伯高》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腊后玄冥意气骄,
余寒造物亦亡聊。
风收夜雨春何浅,
云障朝暾雪不消。
真悟此生才半岁,
恣听何处是三朝。
粲然一笑将迎我,
赖有江梅慰寂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冬末春初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季节中感受到生命和自然的变化。诗词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的开头写道:“腊后玄冥意气骄,余寒造物亦亡聊。”这里的“腊后”指的是腊月结束,冬季即将过去。诗人感叹自然界的神秘和威严,也表达了对冬季的告别。
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初现的景象:“风收夜雨春何浅,云障朝暾雪不消。”春风轻拂,夜雨洒落,春天的气息已经浅浅地到来。然而,云朵遮挡住早晨的阳光,积雪依然未能消融,这里呈现出一种微妙的氛围,似乎是在暗示着事物的变幻和不确定性。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真悟此生才半岁,恣听何处是三朝。”这里的“才半岁”表明了作者对自己的认知和体悟还很浅薄,但他渴望去倾听和感受世界的各个时期,去领悟生命的真谛。
最后两句写道:“粲然一笑将迎我,赖有江梅慰寂寥。”这里的“粲然一笑”指的是杜伯高(诗中的受赠者)展现出的明亮笑容,给予了诗人一种宽慰和温暖。江梅则象征着春天的希望和生机,给予了诗人内心的慰藉和安慰。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知和对生命的珍视。它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冬末春初的气息,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时间和生命的深刻领悟。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