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归期须次第

出自宋代陈傅良的《挽尤延之尚书》,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g yuē guī qī xū cì dì,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壮岁从游两鬓霜,重来函太各堪伤。
那知卒业今无及,极悔论心昨未尝。
相约归期须次第,独存病骨更凄凉。
他年赖有门生记,托在碑阴永不忘。
()
壮岁两鬓:鬓:鬓角的头发。两边的鬓发白如霜雪。
卒业:1.修毕学业。2.完成未竟的事业。
无及:形容事态发展已没有挽回的余地。
论心相约:(动)互相约定:同学们~二年后再相聚。
归期:1。指归来的日期。2。谓晚年。
次第:(名)次序。②(副)一个挨一个地:~入座。
病骨凄凉:(形)①寂寞冷落;悲凉:满目~。②悲苦;悲凉:身世~|~的岁月。[近]凄惨。[反]幸福。
门生:(名)学生。
碑阴:碑的背面。

《挽尤延之尚书》是宋代陈傅良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壮年时随游历,两鬓已有霜。再次收到你的书信,心情倍感伤痛。谁能知道,我辜负了今天的成就,极度后悔昨日的迟延。约定的归期必须依次来临,我孤独地存留,疾病使我的身躯更加凄凉。未来的岁月,我仰赖门生们的记忆,托付在碑阴,永远不会被遗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陈傅良对年华逝去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过去选择和行为的懊悔和忧伤之情。诗人壮年时曾游历,但年岁已经不再年轻,两鬓已现霜白。诗人收到了尤延之尚书的来信,却感到深深的伤痛和懊悔。他意识到自己没有珍惜当下,没有尽早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对此感到极度后悔。他希望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回去,但他孤独地等待,同时身体的疾病使他更加凄凉。最后,诗人将希望寄托在未来的门生们的记忆中,希望自己的事迹能够被铭记在碑阴之下,永不被遗忘。

赏析:
《挽尤延之尚书》以抒发个人内心情感为主题,通过诗人对壮年时光的逝去和对自己过去选择和行为的反思,表达了对年华流逝和时光不可挽回的感慨。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两鬓已有霜的年纪,以及尤延之尚书来信带给他的伤痛和懊悔之情。诗中的独白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伤,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渴望。最后,诗人将希望寄托在门生们的记忆中,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传承,让自己的事迹永远被铭记,不被遗忘。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富有思索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时光的珍贵的思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过去选择和行为的反思和懊悔,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希望。通过与读者的共鸣,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自己的生命和选择的思考与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