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行

朝天行朗读

《朝天行》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大车高盖徐方来,
天子双日延英开。
犀靴踏玉升东陛,
从臣赐对论宫市。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场面,大车高高盖着,缓缓而来。天子的双日(指太阳和月亮)在东方升起,宫廷的殿阁敞开,迎接天子的到来。从臣们被赐予机会,可以在宫廷市场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谏官御史如指排,
捧土未能障浊水。
大夫言斡天关回,
黄门白望颜色死。

诗中提到了谏官和御史,他们排列有序,如同指挥一般。然而,他们的努力就像捧着土壤,无法阻挡浑浊的水流。大夫们的言辞像是绕过了天关,回到了原点,黄门却白白地期待着一丝希望,颜色已经变得苍白无力。

始时暴夺何纵横,
有货昼日不敢行。
他时五方蛇当酒,
谁道张郎临井口。

诗中提到了一些社会问题。起初,暴力和剥夺横行,导致有财富的人白天都不敢外出。将来,五方蛇(指权贵)将被当作酒来享用,而普通人则像张郎一样,面临着生死的境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宫廷场景和社会问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和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对权力滥用、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由和公正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催花雨歇晓风轻,閒坐欣看笔墨精。装点繁华春作主,辨论好丑镜无情。

不妨诗自聪明得,莫使名从侥幸成。为怯嫩寒帘半卷,隔窗时听鸟声声。

()

海涌傍吴趋,上有金虎迹。不见阖闾坟,无复王珣宅。

沿岸朱槛回,侵云孤塔直。楼台连飞甍,梵宇丽金碧。

()
万户晴岚生紫烟,绝尘佳致甲昌川。
轻舠急桨风中叶,碧瓦朱栏水底天。
雨夜龙涎腥柱础,霜秋桂子落喦泉。
二师自得幽栖趣,向此灰心肯复然。
()

翁也专枢密,侬今职赞襄。西京留守重,北帽侍中方。

陵气松鳞紫,湖霜藕叶黄。江南秋色好,此去满帆樯。

()

王事劳劳信有馀,时危经济定何如。兵戈未报东南息,仓廪遥怜郡邑虚。

荒草断城春寂寂,落花归骑雨疏疏。野人实少干时策,犹掩衡门学著书。

()

悠悠成败百年中,笑看柯山局未终。
金马胜游成旧雨,铜驼遗恨付西风。
黑头尔自夸江总,冷齿人能说褚公。

()

数夜不能寐,乾坤如大炉。衰颜值炎赫,生意转焦枯。

偶听雷霆过,仍看雨泽俱。茅斋慰岑寂,凉思满桑榆。

()
华年君俗隐山村,如我弥当杜筚门。
落落筋骸作老病,奄奄气息仅生存。
黄精满谷春苗嫩,丹卝藏山石溜温。
足可无求度残岁,自编诗集教儿孙。
()

丛丛晴雪阑干曲。东风碎剪玲珑玉。蝴蝶打成团。梅花一蒂攒。

昨宵林影白。错认团圞月。晓起捲帘看。罗衣生薄寒。

()

去日云燕赵,书来又豫梁。东邻抱儿妇,犹恨嫁行商。

()

城上阴云静不开,为谁携酒到蒿莱。醉骑白鹤昏钟迥,书付青鸾暮雨来。

垂老几人还跃马,狂歌孤剑更登台。亦知逃暑同河朔,倘许明朝尽我杯。

()

王倪逢啮缺。
桀溺偶长沮。
藜床负日卧。

()
百岁纷纷易白头,一年鼎鼎又清秋。
壮心空似骥伏枥,病骨敢怀狐首丘。
屠钓论交成酒隐,山林高卧得天游。
莫悲晚节功名误,即死犹堪赠醉侯。
()
叠嶂深藏日,连蜂共隐天。
小舟如雁许,历历下江天。
()

雨柳枝枝弱,风光片片斜。蜻蜓怜晓露,蛱蝶恋秋花。

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

()

念昔琼林赐宴归,彩衣绿绶正相宜。
将雏虽复慰心喜,负米翻成触目悲。
殿角花犹红胜火,樽前发自白如丝。

()
万里三韩国,南风几日程。
海平蛟室净,天近使星明。
玉帛通新好,梯航续旧盟。
归时应不远,还与雁南征。
()
晓读苏仙集,披翻未觉劳。
衙官视宋玉,奴仆命离骚。
赤壁清风远,黄楼逸兴高。
独嗟生苦晚,不得侍挥毫。
()

一水中分越岸沙,春鸿消息路偏赊。别来何处搴芳杜,相见依然感鬓华。

阮籍垆边堪避世,王尼车上便为家。对君却掩三年泪,苦竹城头起暮笳。

()
江天雨雪路尽迷,层峰壁立琼瑶梯。
苍松冻合玉髯老,翠筿寒压银梢低。
屋底幽人常闭户,最爱银华绝纤污。
碧窗半启卷书帏,手把青编映轻素。
()

欲雨气不透,庭梧有栖烟。回首望北固,云藏净名天。

呼童速具舆,凭高览山川。隐见岂不好,开霁景固全。

()
方桥一派水萦纡,客散亭空清夜徂。
二十五声春点静,月明池上柳疏疏。
()
相马须相骨,探水须探源。
君如识此理,知人若神仙。
可以千岁下,坐照万古前。
有时阴求人,得意初无言。
()

博进天钱总患贫,漏卮长泄入金邻。尾闾只合丸泥塞,划取淩波袜上尘。

()

云壑飞泉,蒲根下、悬流陆续。堪爱处、石池湛湛,一方寒玉。暑际直当磐石坐,渴来自引悬瓢掬。听泠泠、清响泻琮琤,胜丝竹。寒照胆,消炎燠。清彻骨,无尘俗。笑幽人忻玩,滞留空谷。静坐时看松鼠饮,醉眠不碍山禽浴。唤仙人、伴我酌琼瑶,餐秋菊。

()

一箔珠帘掩映垂,房栊轻染麝香枝。

佳人盼影横哀柱,狎客分光缀艳诗。

()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

水净霞明玉镜开,方平叨驾藻舟来。脱冠太守逢高彦,爱杀清歌戏马台。

()

新晴庭院晚香迟。柳梢先有鸦栖。东风特地报花期。

吹进帘帏。

()

佳处湖山昔纵游,繁华常恨过清幽。今朝莫入名园去,只向风蘋荡小舟。

()

自笑今年卦气阑,壮心销尽鬓毛残。
明知七十无多子,只问何时可挂冠。

()
今代知名士,君家萃一门。
不惟文献在,政是典刑存。
台阁期平步,沅湘莫断魂。
平生翰墨事,兹可壮期源。
()

距城可数里,著此突兀冈。中有学仙子,能制不老方。

尸解白日化,宾云无何乡。至今荒冢上,秋草眠石羊。

()

锦帐为郎日,金门待诏时。杨宫先上赋,柏殿几连诗。

瞬息琴歌断,凄凉箫挽悲。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师。

()

娇朱浅浅透冰光,瘦倚疏篁半出墙。雅有风情胜桃杏,巧含春思避冰霜。

融明醉脸笼轻晕,敛掩仙裙蹙嫩黄。日暮风英堕行袂,依稀如著领巾香。

()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
吃了几辛苦,学得这些儿。
蓬头赤脚,街头巷尾打无为。
都没蓑衣笠子,多少风烟雨雪,便是活阿鼻。
一具骷髅骨,忍尽万千饥。
()

初闻购孺子,何幸脱芦中!执手哀吾姊,囊头并若翁。

死生尽一别,忠孝已双穷!凄绝青山外,鹃啼血倍红。

()

小筑寒光叠叠青,摘来天半一湖星。草堂春到花分丽,断岭云生岳吐灵。

倚棹随波应放钓,得鱼呼酒每烹腥。楼台错落烟霞渺,微见山僧上小亭。

()

世无良乐久,骥足谩驱驰。
尚喜心无愧,渠忧人未知。
尘埃浑眯目,魂梦识佳时。

()
净亭亭。
步盈盈。
蝉影明绡傅体轻。
水边无限情。
()
登坛道士羽衣轻,呪力虽穷法转新。
拇指破开地暗,蛇头攧落鬼神惊。
()

春到江南江北了,东皇未识花权。直将和气入巴川。逢迎天上客,来作地行仙。满捧一杯听细说,只今谁似公贤。愿推功业辅尧年。都将闲日月,来醉百花前。

()

回文未动机心忙,幼时学刺双鸳鸯。渐摹小景作芦雁,稍引初智成麇獐。

几回停线望长晷,年深勾拨入教坊。宫罗裁就绣御用,伴伍推让尊前行。

()
新凉窗户。
闲对琴言语。
弹到无人知得处。
两袖五湖烟雨。
()

千骑骎骎赴郡初,曾迂旌旆访吾庐。天边谁识郎官宿,门外空回长者车。

劝酒樽罍应引满,题诗屋壁是亲书。乡人闻有神仙客,远近争来看隼旟。

()

凭君点数西南景,枕上观山有几州。

()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绝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
闲伴邻翁去荷鉏,林疏历历见村墟。
怪生白鹭飞无数,水落滩生易取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