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从今日扫埃

出自宋代陈傅良的《次韵奉酬丁少詹见过同游仙岩遇雨而别》,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ǎo jìng cóng jīn rì sǎo ā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佳人何似似江梅,邂逅梅阴共举杯。
欲与溪山成胜话,却因风雨得空回。
新诗报我春乘兴,小径从今日扫埃
自是衰迟愁独立,敢论名字望朋来。
()
佳人,何似,邂逅,举杯,成胜,风雨,空回,新诗,乘兴,小径,自是,独立,名字

《次韵奉酬丁少詹见过同游仙岩遇雨而别》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佳人何似似江梅,
邂逅梅阴共举杯。
欲与溪山成胜话,
却因风雨得空回。
新诗报我春乘兴,
小径从今日扫埃。
自是衰迟愁独立,
敢论名字望朋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丁少詹在游览仙岩时遇到雨天而分别的情景。诗人通过对美丽佳人的比喻,将她与江梅相提并论,以突显她的美丽和高贵。

第一句“佳人何似似江梅”,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赞美之情。江梅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开放,象征着坚韧和美丽。诗人将佳人比作江梅,抒发自己对她的敬爱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邂逅梅阴共举杯,欲与溪山成胜话”,描述了诗人与佳人在梅阴之下相遇,并一同举杯共饮。梅阴象征着清幽和寂静,与佳人共举杯,彼此间有了心灵的交流。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却因风雨得空回”,揭示了他们因为突然的风雨而不得不分别的情景。风雨是无情的,诗人无法抵挡天气之变,只能无奈地返回,与佳人的相聚被打断。

最后两句“新诗报我春乘兴,小径从今日扫埃。自是衰迟愁独立,敢论名字望朋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自我安慰。诗人表示他将以新的诗篇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期盼,同时也意味着他对与佳人再度相逢的期待。他决心从今天开始扫除过往的尘埃,重新迎接春天的到来。诗人自述自己的衰老和寂寞,不敢再谈论自己的名字和期待朋友的到来。

整首诗意蕴含着对美丽佳人的赞美和对美好相聚的向往,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自我安慰的心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交融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